古交如真金,百炼色不回。
今交如暴流,倏忽生尘埃。
我愿君子气,散为青松栽。
我恐荆棘花,只为小人开。
伤心复伤心,吟上高高台。
【注释】
古意九首:作者在唐肃宗至德年间,因战乱流散到蜀中。此诗是其中第一首。“古意”指诗人对古人的怀念。交:结交,朋友。真金:比喻坚定的人。百炼色不回:比喻经得起严峻考验的人。今交:泛指当代人。暴流:急流。倏忽:忽然,很快。青松:松树,常绿乔木,古人以为长寿的象征。小人:这里比喻奸佞之徒。
【译文】
古时的朋友像真金一样坚定不移,经受住各种考验不会改变。
当代朋友如急流般瞬息万变,转眼间化为尘埃消逝不见。
我愿结交君子,他们的正气如同青松一般长存。
我担忧的是,那些小人却开遍荆棘花,只为了讨好那些小人。
伤心之余更伤心,只好登上高山吟唱抒发情怀。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是真挚友谊的可贵,一方面却是小人的猖獗和奸邪小人对君子的伤害。诗人用对比、夸张等手法,把这一社会现象形象地描绘出来,表达了诗人对正直朋友的珍视和对奸邪小人的愤恨之情。
开头两句:“古交如真金,百炼色不回。”意思是说,古代的朋友像金子一样坚贞不移,经受住了各种考验而永不改变。这里的“真金”比喻真正的朋友,表示了作者对朋友的珍重和赞美之情;“百炼色不回”,比喻经得起严峻考验的朋友是难得的。这两句是全诗的中心,它为后面的描写作了铺垫。
第三句:“今交如暴流,倏忽生尘埃。”意思是说,现今的朋友像急流一样变幻无常,转眼间就会消失。这句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句子,它由“古交”引出“今交”,又与前面第二句相呼应,表明了古今交友的不同之处。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今交”进行了鞭挞和讽刺:“我愿君子气,散为青松栽。我恐荆棘花,只为小人开。”意思是说,我向往君子般的高洁品格,希望他们能把高尚的品德散播在大地之上;但我担心这些君子会受到小人的玷污,就像被荆棘花丛包围一样。这里诗人用了反衬法,通过“青松”和“荆棘花”的对比,突出了君子的高洁品质和他们所受到的小人的破坏。
最后一句:“伤心复伤心,吟上高高台。”意思是说,伤心啊,伤心!只有登上高山之巅,才能吟出心中的悲哀和愤怒。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不平,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
整首诗以“伤心”为线索,层层推进,通过对“古交”和“今交”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珍视和对小人的憎恶之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反衬、比喻等手法,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