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谢康乐,文章有神力。
是何清风清,凛然似相识。
一种为顽嚚,得作翻经石。
一种为枯槁,得作登山屐。
永嘉为郡后,山水添鲜碧。
何当学羽翰,一去观遗迹。

注释:

常思谢康乐:常思念谢灵运。

文章有神力:指谢灵运的文章富有神采。

是何清风清:这是何等的清风啊!

凛然似相识:令人肃然起敬,好像认识的人一样。

一种为顽嚚,得作翻经石:有一种人愚妄顽固,就像一块用来翻经(佛教经典)的书石。

一种为枯槁,得作登山屐:有一种人意志消沉,就像登山时穿的木屐。

永嘉为郡后,山水添鲜碧:永嘉为郡之后,山更青了,水更绿了。

一去观遗迹:一旦离去,去看那些遗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谢灵运的怀念和赞美。谢灵运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才华横溢,被后人尊称为“谢公”。而谢灵运的诗风清新脱俗,具有独特的韵味,因此被后人誉为“山水诗圣”。

第一句“常思谢康乐”,诗人表达了他常常思念谢灵运的感情,并对他的文章充满了敬仰之情。第二句“文章有神力”,则称赞了谢灵运的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第三句“是何清风清”,则是在说谢灵运的文风如同清风一样清新自然。第四句“凛然似相识”,则是在说谢灵运的文章让人感到仿佛已经认识他一样亲切自然。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分别描述了谢灵运的两种风格。一种是顽嚚的人,就像一块可以用来翻经的书石;另一种是枯槁的人,就像登山时穿的木屐。这两种人都与谢灵运的风格不符,但却也反映了谢灵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最后两句“永嘉为郡后,山水添鲜碧;一去观遗迹,何当学羽翰”,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他认为,如果有机会能够亲眼看到谢灵运的作品和遗迹,那么他将会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学习他的作品,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