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看此月,古人看此月。如何古人心,难向今人说。
古人求禄以及亲,及之如之何。忠孝为朱轮,今人求禄唯庇身。
庇身如之何,恶木多斜文。斜文复斜文,颠窒何纷纷。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古今人生差异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古人和今人看月、求禄的不同态度和行为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古今人生差异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今人看此月,古人看此月。” 意思是说,现在的人看月亮,和古人看月亮是一样的。这里的“看”字,既表示观赏,又暗含了评价的意思。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古今看月的相似性,同时也暗示了古今人看待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差异。

接下来第二句:“如何古人心,难向今人说。” 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人的心是如何的呢?他们的内心世界,是难以向现代人解释和传达的。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古今人看月的不同心态和理解。

第三句:“古人求禄以及亲,及之如之何。” 这句诗的意思是,古人为了求取俸禄而亲近亲人,但这样的方式是否可行呢?这里,诗人以古人的行为为引子,引出了对现代人行为的反思。诗人通过提问,引导读者思考:古人求禄的方式和动机与现代人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的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和社会现象?

第四句:“忠孝为朱轮,今人求禄唯庇身。” 这句诗的意思是,古人认为忠孝是高尚的品质和追求;而现在的人只关注俸禄等物质利益。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比,展示了古今人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的巨大差异。同时,也反映出古代社会对个人品质的要求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以及对现代社会物质主义倾向的一种批评。

最后一句:“庇身如之何,恶木多斜文。斜文复斜文,颠窒何纷纷。” 这句诗中,诗人用“庇身如之何”来表达现代人面对物质生活的压力和困境时的无奈和困惑。而“恶木多斜文”则寓意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面临种种问题和挑战,如同被压弯的树木一样。而这些问题和挑战往往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混乱。

这首诗通过对古今人看月的不同心态、求禄的方式、对品质的追求等方面进行对比,揭示了古今人生价值取向的差异和变化。通过诗意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表达了对古今人生差异的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