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师楞伽山中人,气岸古淡僧麒麟。曹溪老兄一与语,金玉声利。
泥弃唾委,兀兀如顽云。骊珠兮固难价其价,灵芝兮何以根其根。
真貌枯槁言朴略,衲衣烂黑烧岳痕。忆昔十四五年前苦寒节,礼师问师楞伽月。
此时师握玉麈尾,报我却云非日月。一敲粉碎狂性歇,庭松无韵冷撼骨。
搔窗擦檐数枝雪,迩来流浪于吴越。一片闲云空皎洁,再来寻师已蝉蜕。
薝卜枝枯醴泉竭,水檀香火遗影在。甘露松枝月中折,宝师往日真隐心,今日不能堕双血。

我们将诗句按照要求进行翻译:

  1. 经旷禅师院 - 经过旷达的禅师寺院。
  2. 吾师楞伽山中人 - 我的老师是在楞伽山上修行的人。
  3. 气岸古淡僧麒麟 - 他的气质高远而古朴如麒麟。
  4. 曹溪老兄一与语 - 曹溪的大师与他交谈。
  5. 金玉声利 - 形容他的言辞如同金子和玉石那样珍贵。
  6. 泥弃唾委,兀兀如顽云 - 像被泥土抛弃的唾沫一样随意丢弃,显得愚笨无知。
  7. 骊珠兮固难价其价,灵芝兮何以根其根 - 就像骊珠难以衡量它的价值,灵芝难以理解它的根源。
  8. 真貌枯槁言朴略 - 他的外表干枯,言语朴实简约。
  9. 衲衣烂黑烧岳痕 - 他的衲衣已经破烂,留下了烧焦的痕迹。
  10. 忆昔十四五年前苦寒节 - 回忆过去十四五年前的一个寒冷节日。
  11. 礼师问师楞伽月 - 在那个寒冷的节日里,他向一位老师请教关于楞伽的问题。
  12. 此时师握玉麈尾 - 在那时,那位老师握着玉麈尾。
  13. 报我却云非日月 - 他告诉那位老师,白云并不是日月。
  14. 一敲粉碎狂性歇 - 他用力敲击,打破了自己的疯狂。
  15. 庭松无韵冷撼骨 - 庭院中的松树没有声音,但寒冷却能撼动人的骨骼。
  16. 搔窗擦檐数枝雪 - 用手指轻轻搔弄窗户,擦拭屋檐上的积雪。
  17. 迩来流浪于吴越 - 最近他在吴越一带流浪。
  18. 一片闲云空皎洁 - 一片闲适的云彩,洁白无暇。
  19. 再来寻师已蝉蜕 - 如果再次寻找这位老师,他已经如同蝉蜕般脱俗了。
  20. 薝卜枝枯醴泉竭,水檀香火遗影在 - 薜荔(一种植物)的枝条枯萎了,泉水也枯竭了,留下的只是檀香的影子。
  21. 甘露松枝月中折 - 月光下,甘露松枝折断的声音听起来像是断裂的琴弦。
  22. 宝师往日真隐心,今日不能堕双血 - 过去的宝师真是有一颗隐居的心,但现在他却无法再拥有这种境界。

接下来是对诗句的逐句解释:

  1. “经旷禅师院”:这是诗人对某位禅师寺院的描写,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2. “吾师楞伽山中人”:诗人自称为楞伽山上的修行者,表明自己与佛法有着深厚的缘分。
  3. “气岸古淡僧麒麟”:形容诗人气质高远,如同麒麟那样高贵典雅。
  4. “曹溪老兄一与语”:指与曹溪大师的交谈,反映了诗人对禅宗教义的深入探讨。
  5. “金玉声利”:形容诗人言辞华丽,追求物质利益,暗示了诗人世俗的一面。
  6. “泥弃唾委,兀兀如顽云”:比喻诗人被世俗所遗弃,显得愚钝无知。
  7. “骊珠兮固难价其价,灵芝兮何以根其根”:用骊珠和灵芝来比喻事物的价值和根基,表达诗人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思考。
  8. “真貌枯槁言朴略”:形容诗人外表干枯,语言朴素,体现了诗人的内在修养。
  9. “衲衣烂黑烧岳痕”:形容诗人穿着破旧的衣服,留下了烧焦的痕迹,表达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和坚韧。
  10. “忆昔十四五年前苦寒节”:回忆过去某个寒冷的节日,可能是诗人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感受到了人生的苦乐。
  11. “礼师问师楞伽月”:在那个寒冷的节日里,诗人向一位老师请教关于楞伽的问题,展现了诗人求知的欲望。
  12. “此时师握玉麈尾”:描述当时的情景,那位老师紧握着玉麈尾,可能是为了指引或引导他人。
  13. “报我却云非日月”:告诉诗人,白云并非真正的日月,寓意人生虚幻,强调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
  14. “一敲粉碎狂性歇”:用力敲击,击溃了诗人内心的狂野状态。
  15. “庭松无韵冷撼骨”:庭院中的松树没有声音,却能让人感到寒冷并撼动心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坚强。
  16. “搔窗擦檐数枝雪”:用手指轻轻搔弄窗户和屋檐上的积雪,描绘出一幅静谧的景象。
  17. “迩来流浪于吴越”:最近诗人在吴越一带流浪,可能是为了寻找心灵的归宿或逃避现实。
  18. “一片闲云空皎洁”:一片闲适的云彩,洁白无暇,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19. “再来寻师已蝉蜕”:如果再次寻找这位老师,他已经如同蝉蜕般脱俗了,意味着他已经超越了尘世的束缚。
  20. “薝卜枝枯醴泉竭,水檀香火遗影在”:描述了薜荔(一种植物)的树枝枯萎,泉水枯竭,只剩下檀香的影子。
  21. “甘露松枝月中折”:月光下,甘露松枝折断的声音听起来像是断裂的琴弦,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瞬间的珍视。
  22. “宝师往日真隐心,今日不能堕双血”:过去的宝师真是有一颗隐居的心,但现在他却无法再拥有这种境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对禅宗教义的探索以及对生活境遇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禅师的交流、对世俗的反思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内心世界的关注以及对生活哲理的领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