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大道古太古,二字为名争莽卤。社稷安危在直言,须历尧阶挝谏鼓。
恭闻吾皇至圣深无比,推席却几听至理。一言偶未合尧聪,贾生须看湘江水。
君不见顷者百官排闼赴延英,阳城不死存令名。
又不见仲尼遥奇司马子,佩玉垂绅合如此。公乎公乎施之掾,江上春风喜相见。
畏天之命复行行,芙蓉为衣胜絁绢。好音入耳应非久,三峡闻猿莫回首。
且啜千年羹,醉巴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送张拾遗赴施州司户》。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道之大道古太古,二字为名争莽卤。(道之大道古太古,两字为名争莽卤)
    译文:大道自古以来,两字名字却因莽草而争执。
    注释:这里的“大道”指的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法则或原则,“莽卤”则表示混乱不清、不明确的状态。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命名混乱的现象的不满,认为即使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道理,也因为名字的模糊不清而被争论不休。

  2. 社稷安危在直言,须历尧阶挝谏鼓。(社稷安危在直言,须历尧阶挝谏鼓)
    译文:国家安危寄托于直言进谏,必须历经尧帝台阶敲打谏鼓。
    注释:这里强调了直言进谏的重要性,认为国家的安定与繁荣依赖于能够直言不讳地提出批评的人。同时,也提到了“尧阶”和“谏鼓”,这些都是历史上帝王听取臣下直言的重要场所。

  3. 恭闻吾皇至圣深无比,推席却几听至理。(恭闻吾皇至圣深无比,推席却几听至理)
    译文:恭敬听闻皇上至圣无上的圣明,推开座位聆听至高的道理。
    注释:这里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认为皇帝的智慧和品德达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同时,也暗示了皇帝应该虚心接受臣下的规劝,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4. 一言偶未合尧聪,贾生须看湘江水。(一言偶未合尧聪,贾生须看湘江水)
    译文:一句话没有达到尧帝的聪颖,你(贾谊)得看看湘江水。
    注释:这里的“尧聪”指的是尧帝的智慧,而“贾生”则是指汉代著名的文学家贾谊。两句诗通过比喻的方式表明,即使是非常智慧的人,有时也需要他人的指点和启发,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领悟真理。

  5. 君不见顷者百官排闼赴延英,阳城不死存令名。(君不见顷者百官排闼赴延英,阳城不死存令名)
    译文:你没看见前段时间那些官员们争相进入延英殿奏事,如果没有阳城的坚持就保住了自己的名声。
    注释:这里的“延英”指的是唐朝皇宫中的延英殿,是皇帝召见大臣议事的地方。“阳城”指的是唐初的贤相阳城县,他在朝廷中敢于直言不讳,多次上书皇帝,为民请命。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员们在朝廷中积极进言、为民请命的精神的赞赏。

  6. 又不见仲尼遥奇司马子,佩玉垂绅合如此。(又不见仲尼遥奇司马子,佩玉垂绅合如此)
    译文:也没见到孔子遥想司马子期,佩带美玉垂挂着丝带,风度如此出众。
    注释:这里的“仲尼”指的是孔子,“司马子期”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善于演奏琴瑟。两句诗通过比喻的方式,赞美了司马子期的才华和风度。

  7. 公乎公乎施之掾,江上春风喜相见。(公乎公乎施之掾,江上春风喜相见)
    译文:真是太好了,你是施州的司户官啊,江边的春风让我们都感到高兴,很高兴与你相见。
    注释:这里的“施州”指的是唐朝时期的一个州,而“司户官”则是地方官的一种职称。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与友人重逢的喜悦之情,同时也体现了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8. 畏天之命复行行,芙蓉为衣胜絁绢。(畏天之命复行行,芙蓉为衣胜絁绢)
    译文:敬畏天命再次行走,穿上芙蓉花衣裳胜过丝绸锦缎。
    注释:这里的“畏天之命”指的是敬畏天地的自然规律和命运,而“复行行”则表示要遵循天命行事。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顺应自然规律、珍惜时光的感慨。

  9. 好音入耳应非久,三峡闻猿莫回首。(好音入耳应非久,三峡闻猿莫回首)
    译文:美妙的音乐从耳边传来不会长久,三峡之间听到猿猴的啼叫声不要回头看。
    注释:这里的“好音”可能指的是美好的音乐或者吉祥的消息,而“三峡”则是指长江三峡。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10. 且啜千年羹,醉巴酒。(且啜千年羹,醉巴酒)
    译文:暂且品味千年的美酒,醉在巴蜀的美景中吧!
    注释:这里的“巴蜀”指的是四川地区,而“巴酒”则是一种当地的特产酒。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享受美好时光、沉醉于美景的愉悦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