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宝峰,秀塞寒空。有叟有叟,真隐其中。无味醍醐,亦非般若。
白趾碧目,数百潇洒。苦竹大于杉,白熊卧如马。金钟撼壑,布水喷瓦。
芙蓉堂开峰月入,岳精踏雪立屋下。伊余解攀缘,已是非常者。
更有叟,独往来,与我语。情无刚彊,气透今古。竹笠援补,芒鞋藤乳。
北风倒人,乾雪不聚。满头霜雪汤雪去,汤雪去。无人及,空望真气江上立。

送僧入马头山

马头宝峰,秀塞寒空。有叟有叟,真隐其中。无味醍醐,亦非般若。

白趾碧目,数百潇洒。苦竹大于杉,白熊卧如马。金钟撼壑,布水喷瓦。

芙蓉堂开峰月入,岳精踏雪立屋下。伊余解攀缘,已是非常者。

更有叟,独往来,与我语。情无刚彊,气透今古。竹笠援补,芒鞋藤乳。

北风倒人,乾雪不聚。满头霜雪汤雪去,汤雪去。无人及,空望真气江上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马头宝峰,秀塞寒空。”首句便勾勒出一幅雄伟的山峰画面,马头山因其形似马头而得名,它矗立在群山之中,显得高耸壮观。这里的“秀塞”指的是山势险峻而秀丽,“寒空”则形容山峰在寒冷的空气中更显威严。

“有叟有叟,真隐其中。”接下来,诗人转而描绘山上的隐居者。他们如同山中的精灵,与世隔绝,独自生活在这片静谧的世界里。这里“叟”是指年长之人,他们选择隐居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无味醍醐,亦非般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虽然隐居者的生活看似平淡无奇,但他们的内心却充满了智慧和悟性,这正是佛教中的“般若”(智慧)所追求的境界。

“白趾碧目,数百潇洒。”接下来,诗人又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居者的外在特征和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脚趾白皙如雪,眼睛清澈明亮,展现出一种洒脱自如的气质。这些隐居者仿佛是山中的精灵,与世隔绝,过着简朴而快乐的生活。

“苦竹大于杉,白熊卧如马。”诗人继续用生动的比喻来描绘隐居者所在之处的自然景观。这里的苦竹比一般的竹子更为粗壮高大,而那些白熊则像骏马一样躺在地上休息。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反映了隐居者们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金钟撼壑,布水喷瓦。”最后两句则通过夸张的艺术手法来表现隐居者所在之地的自然环境。这里的金钟是指巨大的钟声,可以震撼山谷;布水则是指瀑布般的水流从屋檐上倾泻而下,犹如雨滴般洒落在瓦片上。这样的描述既富有诗意又富有动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神奇的仙境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马头山及其隐居者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山水画卷。诗人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精湛的文笔,将自然景物与隐居者的生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向往之情,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平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