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病如山岳,世医皆拱手。道病如金锁,师遭锁锁否。
伊昔芙蓉颊,谈经似主涉。苏合昼氤氲,天花似飞蝶。
觉树垂实,魔辈刺疾。病也不问,终不皴膝。春光冉冉,不上尔质。
东风浩浩,谩入尔室。云何斯人,而有斯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理解诗意,然后把握诗句中的重要信息点,再依据试题要求作答。此题要求学生在阅读诗歌后能赏析诗句,答题时注意先写出每句的译文,然后分析其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并指出其中使用的手法。
“世病如山岳,世医皆拱手”,这两句写社会之病,人们皆束手无策,只能无奈地拱手相让。“道病如金锁”,以金锁比喻道病,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面对社会之病时的无奈与无助。“师遭锁锁否?”,“师”指问者自己,“遭锁锁否”意即遭遇如此困境,能否有所作为?表达了作者面对世医束手无策的无奈之情。
“伊昔芙蓉颊,谈经似主涉”,这两句写自己曾经的风采。“芙蓉颊”,用芙蓉花的红润来比喻自己的脸;“主涉”,指主持、涉猎,这里指谈论佛法。“苏合昼氤氲,天花似飞蝶。”这两句写自己曾经的风采。“苏合”为香名,“天花”指佛经。“氤氲”“飞蝶”形容香气缭绕,如同天女散花,又像飞舞的蝴蝶那样美丽迷人。这两句描绘出自己昔日风采,但已远离世俗生活。
“觉树垂实,魔辈刺疾”,“觉树”喻指悟道的人或事,“垂实”是结果之意,指悟道之人已经结出了果实。“觉树垂实”比喻悟道之人已经取得了成果。“魔辈刺疾”意思是说那些邪派人士正攻击着悟道之人,想要破坏他们。这里用“刺疾”一词来形容邪派人士攻击的方式,既形象生动又富有感染力,表现出作者面对魔障的愤慨之情。
“病也不问,终不皴膝”,“病也不问”,意思是说对于疾病也不予关注。“终不皴膝”意谓最终也不会因此而受困。“皴膝”是脚跟皮肤干燥起皱的意思,用来形容疾病困扰之深、之重。“春光冉冉,不上尔质”,这是全诗的最后一联。“春光”指的是春天的气息和阳光,用它来象征希望和生机。“不上尔质”意为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但你的处境并不乐观。这里的“尔质”应是诗人自我反省的结果,也是对自己处境的反思。
【答案】
①首联:世人的病就像山一样高大,而医治这种疾病的医生们也都束手无策。②颔联:过去我在讲经的时候,就像莲花主一样自如地游历,那时的我就像苏合香一样散发着迷人的香气,仿佛天花一样美丽。③颈联:悟道之人已经取得了成果,然而现在却遭到了邪派的诋毁和打击。④尾联:即使遭受这样的打击,也不会因此而放弃追求真理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