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余龙钟归海涯,千山万水情自怡。梦公别我还上国,江边惨执行迟迟。
向我道云中觅伴未得伴,又示我数首新诗尽是诗。
只恐不如此,若如此如此,即须天子知。萧萧金吹荆门口,槐菊斗黄落叶走。
前程胜事未可涯,但空圭峰难入手。莲峰掌记韩拾遗,雁行雍穆世所稀。
二十年前即别离,凭师一话吟朝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然后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分析,最后结合作者的情感进行分析理解。
首联“伊余龙钟归海涯,千山万水情自怡”,写诗人归隐后的闲适心情。“伊余”指自己,“龙钟”是衰老之态。“归海涯”是说回到海边的故乡。“千山万水情自怡”,意思是虽然身在千山万水之间,但内心依然充满欢乐之情。颔联“梦公别我还上国,江边惨执行迟迟”,“梦公”指送别的友人。“还”是返回的意思。“上国”即京城。“江边惨执行迟迟”,意思是在江边送别朋友,心中凄惨不已。颈联“向我道云中觅伴未得伴,又示我数首新诗尽是诗”,“云中”是借代远游的朋友。“新诗尽是诗”,意思是你给我写了几首新的诗都是好诗。尾联“只恐不如此,若如此如此,即须天子知”,“金吹”“荆门”“槐菊”“斗黄落叶”皆暗喻朝廷的权贵,“萧萧”形容风声,这里也比喻自己的心声。尾联“前程胜事未可涯,但空圭峰难入手”,“前程”指仕途前途,“胜事”即大事情。“空圭峰难入手”意思是即使有好的前途,但自己却无法抓住机遇。尾联“莲峰掌记韩拾遗,雁行雍穆世所稀”,意思是当年曾为韩拾遗掌记的莲峰,现在被雁行雍穆的人所推崇,而自己却无人赏识。“二十年前即别离”,这一句点明此诗作于诗人离开长安之后。“凭师一话吟朝饥”,意思是请老师指点迷津,让我能吟咏出早晨的饥寒之感。
【答案】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前半写诗人与友人相别的情怀;后半写诗人对友人的赠答,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全诗可分为四个层次:
①首联:“伊余龙钟归海涯,千山万水情自怡。”写诗人归隐后的闲适心情。“龙钟”是衰老之态。“归海涯”,是说回到海边的故乡。“千山万水情自怡”,意思是虽然身在千山万水之间,但内心依然充满欢乐之情。
②颔联:“梦公别我还上国,江边惨执行迟迟。”写诗人在江边送别友人,心中凄惨不已。“梦公”是送别的友人。“还”,是返回的意思。“上国”指京城。“江边惨执行迟迟”,意思是在江边送别朋友,心中凄惨不已。
③颈联:“向我道云中觅伴未得伴,又示我数首新诗尽是诗。”写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给友人寄去几首新诗以表示友情之意。“云中”是指远游的朋友。“新诗尽是诗”,意思是你给我写了几首新的诗都是好诗。
④尾联:“只恐不如此,若如此如此,即须天子知。”写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及自己的无奈。“金吹”“荆门”“槐菊”都是暗喻朝廷的权贵,“萧萧”形容风声,也比喻自己的心声。“只恐不如此”,是说诗人担心不能像以前一样得到皇帝的赏识。“若如此如此,即须天子知”,意谓如果真能得到皇帝的赏识,那就太好了。这是诗人对友人的安慰和鼓励。尾联:“前程胜事未可涯,但空圭峰难入手。”“前程”即仕途前途,“胜事”即大事情。“空圭峰难入手”意思是即使有好的前途,但自己却无法抓住机遇。“只恐不如此,若如此如此,即须天子知”,意思是只要能够如愿以偿,即使得到皇帝的赏识也是好的。尾联“莲峰掌记韩拾遣,雁行雍穆世所稀”,意思是当年曾为韩拾遗掌记的莲峰,现在被雁行雍穆的人所推崇,而自己却无人赏识。“二十年前即别离”,这一句点明此诗作于诗人离开长安之后。“凭师一话吟朝饥”。意思是请老师指点迷津,让我能吟咏出早晨的饥寒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