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岚堆黛塞寒碧,窗前古雪如白石。
临岐约我来不来,若来须拨红霞觅。

【注释】

  1. 匡山:在今江西南昌市南。别芳昼二公:即李渤、张九龄、李白、王维等。2. 喷岚:指瀑布飞流直下,水雾四散。堆黛:堆积的白色岩石,形容山高耸入云。3. 窗前古雪:指庐山顶上的白云。白石:庐山的岩石,因常年积雪而显得洁白如玉。4. 临岐约我来不来:意思是说诗人邀请我前来游玩,但我却未能如愿。来不来:指诗人是否到庐山游玩。5. 若来:如果诗人能够来到庐山。须拨红霞觅:意思是说如果诗人来到庐山,那么他应该去拨开红色的云霞才能见到庐山的真面目。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庐山的赞美之作。诗中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庐山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启迪。
    首句“喷岚堆黛塞寒碧”,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的高耸入云和白雪皑皑的景象。“喷”字用得极妙,它不仅形象地表现了瀑布飞流直下的情景,还给人一种强烈的动感和视觉冲击。“堆黛”则是指山峦叠嶂,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塞寒碧”则是进一步渲染了庐山的寒冷和苍茫,使整幅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第二句“窗前古雪如白石”,则是从近处描写庐山上的白雪。诗人选取了庐山顶上的白云作为描写对象,通过与白石的对比,突出了庐山的独特魅力。这里的“白石”并非真正的石头,而是形容白雪覆盖下的石头呈现出的一种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的美感。
    第三句“临岐约我来不来”,则是对庐山的邀约之意的表达。诗人通过“约我来不来”这一设问句式,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期待与期盼的氛围中。这种设问式的表达方式,既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又使得诗句更加富有情感色彩和哲理意味。
    最后一联“若来须拨红霞觅”,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诗人在这里强调了庐山的神秘和不可捉摸性,认为只有拨开红色的云霞才能见到庐山的真面目。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庐山的敬仰之情,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这首《将入匡山别芳昼二公二首其一》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令人神往的庐山形象。同时,诗人通过巧妙的设问和设喻手法,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