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心不住希夷,石屋巉岩鬓发垂。
养竹不除当路笋,爱松留得碍人枝。
焚香开卷霞生砌,卷箔冥心月在池。
多少故人头尽白,不知今日又何之。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二)
心心心不住希夷,石屋巉岩鬓发垂。
养竹不除当路笋,爱松留得碍人枝。
焚香开卷霞生砌,卷箔冥心月在池。
多少故人头尽白,不知今日又何之。
注释:
- 心心心不住希夷:心心心是佛家语,意思是心如止水、心如止观,住在这里就是“希夷”。希夷是道教修炼者达到的一种境界,即心无杂念、超脱物外的境界。
- 石屋巉岩:陡峭的石头房子。
- 鬓发垂:形容头发已经花白,形象生动。
- 养竹不除当路笋:竹林里生长的竹子,当路的竹子需要除去,以免妨碍行走。这里的“当路笋”指那些高耸入云的竹子。
- 爱松留得碍人枝:爱松树的人要留下碍人的枝叶,以便欣赏松树的美。这里的“碍人枝”指那些枝繁叶茂的松树枝条。
- 卷箔冥心月在池:晚上收起席子,闭上眼睛,月亮在池塘中映照。这里描写的是夜晚山居的宁静景象。
- 多少故人头尽白:许多老朋友都已经到了白发人的年龄。
- 不知今日又何之:不知道今日又将去哪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山居秋暝》。全诗描绘了作者在山间隐居的生活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竹子比作“当路笋”,将松树比作“碍人枝”,这些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哲理。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