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叶飞霜落井栏,菱花藏雪助衰颜。
夜窗飒飒摇寒竹,秋枕迢迢梦故山。
临水钓舟横苇岸,隔溪禅侣启柴关。
觉来依旧三更月,离绪乡心起万端。

【注释】

桐叶:梧桐树叶。飞霜:落叶飘零如霜降。落井栏:落在井栏上,形容树叶凋落之速。菱花:菱形的镜子。藏雪:藏在镜里,比喻容颜憔悴。衰颜:衰老的面庞。飒飒:风声。寒竹:秋风中的竹枝摇曳生姿。秋枕:秋天的枕头。迢迢:遥远。故山:故乡。临水:靠近水面。钓舟:垂钓用的船。横苇岸:停泊在岸边的芦苇丛中。禅侣:修行的僧人。启柴关:打开柴门。觉来:醒来时。依旧:依然,仍旧。三更月:深夜。离绪:离别时的忧愁。乡心:思乡之情。

【赏析】

《梦归故园二首》是作者晚年的作品,表现了他对故园的深切思念和对家乡生活的眷恋之情。

“夜窗飒飒摇寒竹,秋枕迢迢梦故山。”诗的前两句,写梦中的情景。诗人在梦中来到故乡,只见夜晚的窗户被风吹得瑟瑟发抖,一阵冷飕飕的风从竹叶间穿过,吹得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哆嗦。而自己躺在一张旧床上,望着窗外的月亮,心中不禁想起了远方的家乡。这里的“秋枕”一词,既写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后两句,写梦境中的家乡。诗人梦见自己来到了一片美丽的田园,那里有翠绿的稻田、金黄的麦田和一片片盛开的花朵。他在这片美丽的田园中漫步着,欣赏着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然而,正当他陶醉其中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阵熟悉的歌声传来。他循声望去,只见一群村民正在田间劳作,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在告诉他,这里就是他的故乡。

“临水钓舟横苇岸,隔溪禅侣启柴关。”诗的后两句,写梦中的乡村生活。诗人梦见自己来到了一片宁静的乡村。他看到村民们正在河边钓鱼,他们用竹竿轻轻地一挥,就有一条鱼上钩了。而在远处,有一座寺庙,寺庙旁边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他看到一位僧人正在河边洗衣,而另一位僧人正坐在寺庙前的小石凳上打坐修炼。

最后两句:“觉来依旧三更月,离绪乡心起万端。”诗人在梦中度过了整整一个夜晚,直到凌晨时分他才醒来。他睁开眼睛一看,窗外依旧是一轮明亮的月光。这时,他感到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如同万缕千丝,纠缠在他的心头,让他无法忘怀。

这首诗通过梦境这一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诗人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哲理,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