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菡萏发红英,向晚风飘满郡馨。
万叠水纹罗乍展,一双鸂鶒绣初成。
采莲女散吴歌阕,拾翠人归楚雨晴。
远岸牧童吹短笛,蓼花深处信牛行。
莲塘霁望
新秋菡萏发红英,向晚风飘满郡馨。
万叠水纹罗乍展,一双鸂鶒绣初成。
采莲女散吴歌阕,拾翠人归楚雨晴。
远岸牧童吹短笛,蓼花深处信牛行。
诗句解析
- 新秋菡萏发红英
- “新秋”:表示时间是秋天的初期,尚未深入秋末的凉爽。
- “菡萏”:荷花的古称,这里特指荷花。
- “发红英”:荷花开始绽放红色的花瓣。
- 向晚风飘满郡馨
- “向晚”:通常指的是傍晚时分,这里可能是指天气或景象的变化。
- “香”:荷花散发的香味,常用来形容其美丽与纯洁。
- “郡馨”:可能意味着这种香气在整个城市中都能闻到,强调其广泛的影响力。
- 万叠水纹罗乍展
- “万叠”:数量众多,形容波浪层层叠叠的样子。
- “水纹”:水面上的波纹。
- “罗乍展”: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仿佛一幅展开的丝绸。
- 一双鸂鶒绣初成
- “双」:两个,强调数量。
- “鸂鶒”:一种水鸟,以其优雅的姿态和美丽的羽毛著称。
- “绣初成”:用来形容鸟类的美丽如同精美的刺绣一般。
- 采莲女散吴歌阕
- “采莲”:传统上指在池塘边采摘荷叶和莲花。
- “吴歌”:指吴地的歌谣,即江南地区的民歌。
- “散”:结束,这里可能表示歌声的停止。
- “阕”: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这里可能表示歌谣的结尾。
- 拾翠人归楚雨晴
- “拾翠”:指采集翠鸟,是一种富有诗意的活动。
- “人归”:人的归来,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或者他的朋友。
- “楚雨晴”:楚国的天空晴朗,可能是诗人对某个特定地点的描绘。
译文
在新秋时节,荷花已经绽放出红英,傍晚时分随风飘散,整个郡城都弥漫着它的香气。层层叠叠的水波如罗网般展开,一池水中的鸂鶒如同绣出的图案般美丽。采莲的女子们结束了她们的歌唱,拾翠的人则回到了楚地雨后晴空下。远岸上,牧童吹起了短笛,而蓼花深处,信牛正在慢行。
赏析
这首《莲塘霁望》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景观画卷。诗人通过对荷花、水波、鸂鶒等元素的精心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还融入了对生活情趣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