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县西郊,攀萝登峭壁。
行到蕊珠宫,暂喜抛火宅。
羽帔请焚修,霜钟扣空寂。
山影落中流,波声吞大泽。
北厢引危槛,工部曾刻石。
辞高谢康乐,吟久惊神魄。
拾遗有书堂,荒榛堆瓦砾。
二贤间世生,垂名空烜赫。
逸足拟追风,祥鸾已𨭝翮。
伊馀诚未学,少被文章役。
兴来挥兔毫,欲竞雕弧力。
虽称含香吏,犹是飘蓬客。
薄命值乱离,经年避矛戟。
今来略倚柱,不觉冲暝色。
袁安忧国心,谁怜鬓双白?
诗句原文
步出县西郊,攀萝登峭壁。
行到蕊珠宫,暂喜抛火宅。
羽帔请焚修,霜钟扣空寂。
山影落中流,波声吞大泽。
北厢引危槛,工部曾刻石。
辞高谢康乐,吟久惊神魄。
拾遗有书堂,荒榛堆瓦砾。
二贤间世生,垂名空烜赫。
逸足拟追风,祥鸾已𨭝翮。
伊余诚未学,少被文章役。
兴来挥兔毫,欲竞雕弧力。
虽称含香吏,犹是飘蓬客。
薄命值乱离,经年避矛戟。
今来略倚柱,不觉冲暝色。
袁安忧国心,谁怜鬓双白?
译文与注释:
这首诗的作者牛峤是五代时期的陇西人,字松卿,一字延峰。他博学多才,以诗闻名。牛峤曾在唐僖宗乾符年间中进士,后历任拾遗、补阙等职。他在前蜀期间担任给事中,并创作了自己的诗集。
牛峤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他游览梓州时所见的杜甫留下的诗句和感慨。他首先描述了自己沿着小路走出县城,然后爬上陡峭的岩石。当他走到蕊珠宫的时候,突然感到一种喜悦,好像扔掉了所有的烦心事。接着,他穿上白色的长袍,准备去烧香修行,但听到远处传来的霜钟声,让他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孤独。随后,他看到山下的景色映入眼帘,波涛汹涌的大沼泽地仿佛要吞噬一切。最后,他看到了北厢的危墙,杜甫曾经在那里留过字。虽然诗人的辞藻很高,但最终还是无法与唐代著名的诗人相媲美。牛峤感叹自己还没有达到那个高度,经常被文字工作所困扰。
赏析:
牛峤的这首诗通过描绘自己在梓州游览时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杜甫诗歌的喜爱和对古代文人的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历史文人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