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悟道非从耳,耳患虽加道亦分。
灵鹫一机迦叶会,吾师传得岂关闻。
这首诗的大意是:世人悟道并非靠耳朵,即使耳朵有病,但只要道存在,人就能得到它。灵鹫山的机缘是由迦叶大师得到的,我师父传授给我的,难道是靠听来的吗?
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世人悟道非从耳: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人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来领悟真理,而不是仅仅依赖耳朵听来的信息。在佛教中,“耳”常常用来比喻听闻、理解或接收信息的途径;而“悟道”(悟得道理或真理)则是指对事物本质的理解。所以这句话强调了实践和思考的重要性,而非仅仅是通过耳朵来接受外部的信息。
耳患虽加道亦分: 这里的“耳患”指的是耳朵的问题或障碍,可能指疾病、噪音或其他阻碍听力的因素。然而即使有了这些困难,道路(真理、道)本身仍然存在,不会被分割。这句话表达了一个观点,即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真理和道路的本质都是不变的,不会因此而改变。
灵鹫一机迦叶会: 灵鹫山是一个著名的佛教圣地,据说是佛陀讲经说法的地方。这里所说的“一机”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时机或环境,而“迦叶会”则是指迦叶尊者在此地与佛陀相遇并学习佛法。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一种机缘巧合,即在某个特定的情况下,如灵鹫山上,迦叶尊者得到了佛陀的教诲。
吾师传得岂关闻: 这里的“吾师”指的是说话者本人或者他的师父,而“传得”则是指传授或传递某种知识或技艺。“关闻”在这里指的是是否依赖于听闻,也就是是否通过听觉来获得知识。这句话是在表达一种观点,即师父所传的技艺或知识并不只依赖于听闻,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实际的实践和经验。换句话说,真正的知识和技艺是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才能掌握的,而不是仅仅通过听来的知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悟道”和“道”的不同途径的描述,强调了实践和思考在认识真理中的重要性。同时,它也反映了佛教中的一些核心观念,如因果律、因缘果报等。诗人通过对比“耳患”和“道”的存在,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条件,追求真理的哲学思想。此外,诗中还蕴含了一种对师父传承知识的尊重,以及对实践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作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