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乡景已清,仙子启琴声。
秋月空山寂,淳风一夜生。
莎间虫罢响,松顶鹤初惊。
因感浮华世,谁怜太古情。
【注】:这首诗是王勃的《滕王阁诗序》,滕王阁原在江南,王勃被贬到交趾,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有感于故地风景之美而作此诗。
注释:
- 仙乡景已清:仙乡,指仙境。景色已经变得清净了。
- 仙子启琴声:仙子弹奏起琴声。
- 秋月空山寂:秋天的月亮高挂在空中,空旷的山间寂静无声。
- 淳风一夜生:清新、纯净的风吹拂着大地,一夜之间使万物复苏。
- 莎间虫罢响:莎草丛中,虫子的鸣叫声停止了。
- 松顶鹤初惊:松树上,一群鹤被惊醒了。
- 因感浮华世:因此感到世间浮华之事。
- 谁怜太古情:谁又能同情太古时期的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描绘滕王阁周围的自然景观和生动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人情冷暖的感慨。
首句“仙乡景已清”,以仙境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这里的“清”字不仅形容了环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第二句“仙子启琴声”,进一步描绘了仙女弹琴的情景,琴声悠扬,仿佛能洗净尘世的烦恼。这一句通过音乐这一元素,增强了诗中的美感和意境。
第三句“秋月空山寂”,则是对前两句景象的深化。秋天的月光洒在空旷的山野上,显得格外寂静,没有一点人声和杂音。这里的“寂”字,既形容了环境的静谧,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第四句“淳风一夜生”,突然转变了节奏,从宁静转向生机勃勃。这里用“淳风”来形容春天的气息,一夜之间,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最后三句“莎间虫罢响”、“松顶鹤初惊”和“因感浮华世,谁怜太古情”,通过具体的生物动作和情感反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繁华和人心变化的感受。诗人通过对昆虫、鸟类等小生命的观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古人情感的怀念。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动物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情冷暖的感慨,以及对古代纯真情感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