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池阁静,一到且淹留。
坐听蒹葭雨,如看岛屿秋。
杯盘深有兴,吟笑迥忘忧。
更爱幽奇处,双双下野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徐长史水阁的所见所感。首句“君家池阁静”描述了水阁的宁静环境。第二句“一到且淹留”表达了诗人对水阁的喜爱,愿意在此停留。第三、四句通过写听雨和看秋景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幽奇之地的欣赏,以及对野鸥的喜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君家池阁静,一到且淹留。
坐听蒹葭雨,如看岛屿秋。
杯盘深有兴,吟笑迥忘忧。
更爱幽奇处,双双下野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徐长史水阁的所见所感。首句“君家池阁静”描述了水阁的宁静环境。第二句“一到且淹留”表达了诗人对水阁的喜爱,愿意在此停留。第三、四句通过写听雨和看秋景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幽奇之地的欣赏,以及对野鸥的喜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钓艇归来明月高出自《渔父二首 其二》,钓艇归来明月高的作者是:李中。 钓艇归来明月高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李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钓艇归来明月高的释义是:钓艇归来明月高:渔船归来时,天空中的月亮已经很高了。 钓艇归来明月高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李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钓艇归来明月高的拼音读音是:diào tǐng guī lái míng yuè gāo。 钓艇归来明月高是《渔父二首 其二》的第4句。
慇勤留我宿溪上出自《渔父二首 其二》,慇勤留我宿溪上的作者是:李中。 慇勤留我宿溪上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李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慇勤留我宿溪上的释义是:恳切地邀请我留在溪边过夜。 慇勤留我宿溪上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李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慇勤留我宿溪上的拼音读音是:yīn qín liú wǒ sù xī shàng。 慇勤留我宿溪上是《渔父二首 其二》的第3句。 慇勤留我宿溪上的上半句是
笑携赪鲤换村醪出自《渔父二首 其二》,笑携赪鲤换村醪的作者是:李中。 笑携赪鲤换村醪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李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笑携赪鲤换村醪的释义是:笑携赪鲤换村醪:笑着拿着红色的鲤鱼去换取村里的酒。这里“赪鲤”指的是红色的鲤鱼,象征着富足和吉祥;“村醪”则是乡村自酿的酒,反映出诗人与村民的亲近和生活的朴素。整句诗描绘了诗人愉悦地与村民交易,生活惬意。 笑携赪鲤换村醪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李中的作品
雪鬓衰髯白布袍出自《渔父二首 其二》,雪鬓衰髯白布袍的作者是:李中。 雪鬓衰髯白布袍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李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雪鬓衰髯白布袍的释义是:雪鬓衰髯白布袍:形容人年老的形象,雪鬓指白发,衰髯指稀疏的胡须,白布袍则指朴素的衣服。 雪鬓衰髯白布袍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李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雪鬓衰髯白布袍的拼音读音是:xuě bìn shuāi rán bái bù páo。
当时宽勉采兰心出自《途中作》,当时宽勉采兰心的作者是:李中。 当时宽勉采兰心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李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当时宽勉采兰心的释义是:当时宽勉采兰心:当时心情畅快,愉悦地采摘兰花。 当时宽勉采兰心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李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当时宽勉采兰心的拼音读音是:dāng shí kuān miǎn cǎi lán xīn。 当时宽勉采兰心是《途中作》的第4句。
得信慈亲痾瘵减出自《途中作》,得信慈亲痾瘵减的作者是:李中。 得信慈亲痾瘵减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李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得信慈亲痾瘵减的释义是:得到家中慈亲病情减轻的消息。 得信慈亲痾瘵减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李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得信慈亲痾瘵减的拼音读音是:dé xìn cí qīn ē zhài jiǎn。 得信慈亲痾瘵减是《途中作》的第3句。 得信慈亲痾瘵减的上半句是:欲到家林惧却深。
欲到家林惧却深出自《途中作》,欲到家林惧却深的作者是:李中。 欲到家林惧却深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李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欲到家林惧却深的释义是:诗人想回到家中林园,但又害怕那片深林。 欲到家林惧却深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李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欲到家林惧却深的拼音读音是:yù dào jiā lín jù què shēn。 欲到家林惧却深是《途中作》的第2句。 欲到家林惧却深的上半句是
烟波涉历指家林出自《途中作》,烟波涉历指家林的作者是:李中。 烟波涉历指家林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李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烟波涉历指家林的释义是:烟波涉历指家林:指诗人历经烟波浩渺的江湖,心中始终怀揣着对家乡林水的向往和思念。 烟波涉历指家林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李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烟波涉历指家林的拼音读音是:yān bō shè lì zhǐ jiā lín。 烟波涉历指家林是《途中作》的第1句。
未知何处答穹旻出自《捧宣头许归侍养》,未知何处答穹旻的作者是:李中。 未知何处答穹旻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李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未知何处答穹旻的释义是:未知何处答穹旻:不知道应该向苍穹之上表达什么回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从回答的情感。穹旻,指天空,这里比喻高高在上的天或神。 未知何处答穹旻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李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未知何处答穹旻的拼音读音是:wèi zhī hé chù
蝼蚁至微宁足数出自《捧宣头许归侍养》,蝼蚁至微宁足数的作者是:李中。 蝼蚁至微宁足数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李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蝼蚁至微宁足数的释义是:蝼蚁至微宁足数:即使蝼蚁这样微小的生物,也难以计数。这句话形容数量极多,难以用数字来精确表示。 蝼蚁至微宁足数是五代十国代诗人李中的作品,风格是:诗。 蝼蚁至微宁足数的拼音读音是:lóu yǐ zhì wēi níng zú shù。
【注释】 书蔡隐士壁:写在蔡隐士的墙壁上。蔡隐士,指陶渊明。 蠹(dù)侵书帙损:蠹虫蛀坏了书箱。蠹(duò),古代把蛀食书籍的小虫叫蠹虫。 酒樽空:酒坛子空空。 菰蒲:水生植物,生长在池塘中。 径香兰蕙风:小路上飘荡着兰花和蕙草的香味。径,小路;香,芳香。 已得趣:得到乐趣。 卜穷通:比喻探求名利。 【译文】 病后胡须长了出来,衡门之中显得十分寂寞。 蠹虫蛀坏了书箱,酒坛空空没有酒。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离别的不舍。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诗人折下柳枝,将其带到离别之地的小亭旁。这里的“离亭畔”意味着离别之地,而“春光满手生”则描绘了柳枝在诗人手中的景象,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身体。 2.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周围的花卉固然美丽多彩,但诗人更偏爱这些柔弱而有感情的柳枝
【注释】 年年三月暮:每年三月天将暮时。 无计惜残红:无法挽留飘落的红花。 酷恨西园雨,生憎南陌风:讨厌那西边花园里的绵绵春雨和南方道路上的阵阵狂风。 片随流水远,色逐断霞空:花瓣随着流水飘去越来越远,颜色也随着夕阳的余晖渐渐消散。 怅望丛林下,悠悠饮兴穷:惆怅地站在丛林之下,饮酒的愿望已经荡然无存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诗,诗人借咏落花抒发自己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注释: 鸂鶒,即鸂鶒,一种水鸟。流品是鸳鸯指的是鸂鶒和鸳鸯一样都是天上的飞鸟。翻飞云水乡,指在云层中飞翔,在江水中漫游。风高离极浦,烟暝下方塘,风吹动水面上的云彩,黄昏降临,天色昏暗,月亮照映着下方的池塘。比鹭行藏别,穿荷羽翼香,比喻鸂鶒像鹤那样行动,翅膀上散发着荷花的香气。双双浴轻浪,谁见在潇湘。一对对的鸂鶒在水中嬉戏,谁能看见它们的踪迹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鸂鶒在水乡生活的诗
【注释】: 柳二首 其一: 春来无树不青青,似共东风别有情。 闲忆旧居湓水畔,数枝烟雨属啼莺。 译文: 春天来了,没有一棵树不是青青的,这似乎与东风吹过有关。我闲着无事时想起了旧居在湓江边上,几枝柳树被烟雨笼罩着,仿佛属于那些正在鸣叫的黄莺。 赏析: 此诗是写春景,以“无树不青青”为线索,描写了春风和煦,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诗中以杨柳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注释】 水国:指江南水乡。莫愁:古乐府《莫愁辞》中一个美丽女子的名字,后来以“莫愁”代指思妇。间:隔。纤纤:纤细柔软的样貌。撼起:惊动。啼莺:黄莺。 【赏析】 这首小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春色图。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篇语言清丽,意境优美,富有民歌风味。此词以“最喜”开头,突出表现了作者在江南水乡所见美景的喜悦之情。“最爱青青水国中”,点明自己游赏之处为江南水乡;“最喜”二字,既点明了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