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尽生人耳朵,篱头多是老翁须。
平分造化双苞去,拆破春风两面开。
云路半开千里月,洞门斜掩一天春。
凿开青帝春风国,移下姮娥夜月楼。
珠玑影冷偏黏草,兰麝香浓却损花。
山色晓堆罗黛雨,草梢春戛麝香风。
衰兰寂寞含愁绿,小杏妖娆弄色红。
旁搜水脉湘心满,遍揭泉根梵底通。
水□滴残青□瘦,石脂倾尽白云空。
深浦送回芳草日,急滩牵断绿杨风。
藕梢逆入银塘里,蘋迹潜来玉井中。
败菊篱疏临野渡,落梅村冷隔江枫。
剪开净涧分苗稼,划破涟漪下钓筒。
诗句释义和译文一一对应,并附上必要的注释。
- 屋面尽生人耳朵,篱头多是老翁须。
- 屋面:屋顶的表面。
- 篱头:篱笆的顶部。
- 人耳朵:比喻高耸入云的屋檐,仿佛能听到人的心跳。
- 老翁须:形容胡须如老人般长而白,这里用来象征岁月的痕迹。
- 平分造化双苞去,拆破春风两面开。
- 平分造化:比喻自然的力量或影响平等地分布给万物。
- 双苞去:指花朵或树木开放两轮,像两个花苞被打开一样。
- 拆破春风:比喻自然界的变化和力量。
- 两面开:形容事物发展变化迅速,就像春天的花同时开放两边。
- 云路半开千里月,洞门斜掩一天春。
- 云路:比喻天空中的云雾道路。
- 半开:形容云雾开始散开,露出远处的景色。
- 千里月:形容月光照耀的范围非常广,像是从千里之外照射过来。
- 一天春:形容春天的气息遍布整个天空。
- 凿开青帝春风国,移下姮娥夜月楼。
- 青帝:古代对天帝的称呼,这里指代自然的创造者。
- 凿开:用工具开辟。
- 春风国:比喻春天的自然国度。
- 移下:这里比喻将月亮移动到某个地方,通常用于描述神话中的嫦娥奔月。
- 姮娥(Hengyue):指嫦娥,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
- 珠玑影冷偏黏草,兰麝香浓却损花。
- 珠玑:珍珠和玉石,这里泛指美丽的事物。
- 影冷:影子显得冷清、孤寂。
- 偏黏草:指美丽的事物与周围的植物形成鲜明对比。
- 兰麝香浓:形容花香浓郁,但过于浓烈可能会损伤花朵。
- 山色晓堆罗黛雨,草梢春戛麝香风。
- 山色:山的颜色,这里的“色”指的是颜色。
- 晓堆:清晨时堆积的样子。
- 罗黛雨:形容山间早晨的细雨,如同美人的妆容。
- 草梢春戛麝香风:形容微风吹动草木,发出麝香味。
- 衰兰寂寞含愁绿,小杏妖娆弄色红。
- 衰兰:枯萎的兰花。
- 含愁绿:指枯萎的绿色植物,似乎充满了忧愁。
- 小杏妖娆:形容小杏树生机勃勃,颜色鲜艳吸引人。
- 弄色红:形容小杏树枝繁叶茂,色彩斑斓。
- 旁搜水脉湘心满,遍揭泉根梵底通。
- 旁搜水脉:寻找河流中的支流。
- 湘心满:湖南简称“湘”,这里指湖南的心脉遍布全境。
- 遍揭泉根:探索泉水的来源。
- 梵底通:梵音的源头,指佛教文化的传播。
- 水□滴残青□瘦,石脂倾尽白云空。
- □:这里可能是错别字或者笔误,应为“波”。
- 水波:水流形成的波纹。
- 青□瘦:形容水面因波纹荡漾而显得更加瘦削。
- 石脂倾尽:指石头被水流冲刷得只剩下油脂状的表层。
- 白云空:形容天空中云彩稀疏,没有遮挡。
- 深浦送回芳草日,急滩牵断绿杨风。
- 深浦:深邃的水道或湖泊。
- 芳草日:春天时花草生长茂盛,阳光明媚的日子。
- 急滩:湍急的河流段落。
- 牵断绿杨风:形容急流的河水冲击着岸边的柳树,使柳枝断裂。
- 藕梢逆入银塘里,蘋迹潜来玉井中。
- 藕梢:莲藕上的嫩尖部分。
- 银塘里:像银色的塘水一样清澈的地方。
- 蘋迹潜来:形容苹藻的踪迹轻轻出现在水中。
- 玉井中:形容水质晶莹剔透的美玉井。
- 败菊篱疏临野渡,落梅村冷隔江枫。
- 败菊篱疏:形容菊花已经凋谢,篱笆稀疏。
- 临野渡:面对广阔的野外渡口。
- 落梅村冷:形容梅花已经飘落,村庄显得寒冷。
- 隔江枫:形容远处的江边有红色的枫树。
- 剪开净涧分苗稼,划破涟漪下钓筒。
- 剪开净涧:形容在清澈的溪涧中剪开水流,分离出苗稼。
- 涟漪下钓筒:形容在水面上轻轻划动钓鱼竿,捕捉游鱼。
-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景象,既有自然的清新之感,也有一种宁静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