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带金轮髻里珠,何妨相逐去清都。
旧山大有闲田地,五色香茆有子无。

寄郑道士二首 其二

谁带金轮髻里珠,何妨相逐去清都。旧山大有闲田地,五色香茆有子无。

注释译文:

  • 注释
  1. 谁带金轮髻里珠:描述了一个佩戴着金色头饰、发髻中嵌着珍珠的仙女。
  2. 何妨相逐去清都:意指不妨一同前往清净的地方。
  3. 旧山大有闲田地:指旧时的山野中有很多空闲的土地。
  4. 五色香茆有子无:形容一种五颜六色的香茅中有孩子但无成人在。
  • 译文
    贯休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仙女的形象,她头戴金冠,身姿轻盈,与世隔绝,不与尘世间的事物相争。这位仙女选择离开喧嚣的世界,前往一个清净的地方。在她的眼中,旧时的山野是那么的空旷而美好,那些闲散的土地上生长着五颜六色的香茅,虽然这些土地上没有成年人的存在,但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赏析:

  • 诗意表达: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宁静生活的态度。通过仙女的形象,诗人传达了一种逃离尘世纷扰、寻找心灵净土的愿望。
  • 意象运用: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金轮髻”、“清都”等意象,将仙女与高洁、纯净的象征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语言特点: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仙女形象的描绘和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精神自由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