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髻山前凤阁郎,耕云钓石久荒凉。
我来吊旧多悲感,一纸哀辞酹一觞。
【注释】
承:接受,承受。清隐:指刘安,即刘安世。凤髻山:在今浙江江山县。凤阁:凤凰形的官署。郎:指官员。耕云钓石:指隐者不问世事。多悲感:很多悲伤。哀辞:悼念死者的文告。酹(lei):斟酒洒地,表示祭奠。觞(shāng):酒杯。
【译文】
凤凰髻的山前是凤凰阁,久已荒凉不再有官员。我来吊唁你多悲伤,写下哀悼文辞祭一杯。
【赏析】
此诗为吊刘安世之作。刘安世,字秀父,号清隐,南宋名臣,曾两度知成都府,后以言获罪贬居建昌军泰和县,终年六十九岁。
首句写刘安世的出身、地位和性格。“凤髻山前”四字点出其籍贯。“凤髻”是唐代妇女发式,此处借指其人。凤阁,是朝廷中高级官员的官署名称。刘安世因曾任凤阁郎而著称。次句写他淡泊名利、隐居山林的生活状况。“耕云钓石”,说明其人不慕荣华,远离尘嚣。“久荒”二句,进一步刻画他超然物外的性格与生活态度。“久荒”二字,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惋惜和不平之气。“旧游”,指刘安世生前交往密切的朋友。“多悲”,是说他们之间情谊深厚。“吊”,是诗人到刘安世家拜访时所发出的感慨之词。
第三句承上启下,点明吊唁的对象。“一纸哀辞”,指诗人写给刘安世的悼文。“酹一觞”,是说诗人来到刘安世墓前,面对坟墓,对着亡友的遗容,痛心疾首地朗诵悼文,向亡灵祭奠。“哀辞”和“酹一觞”,表现了诗人悲痛的心情和凄凉的氛围。
此诗从吊刘安世开始,但诗人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采用托物寓情的方式,通过对凤髻山前凤阁郎、耕云钓石等景物的描写,抒发对亡友的悼念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