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镜重磨照白须,白须闲撚意何如。
故园迢递千山外,荒郡淹留四载馀。
风送竹声侵枕簟,月移花影过庭除。
秋霜满领难消释,莫读离骚失意书。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诗句进行分析概括。
对镜:指诗人对着镜子。
青镜重磨照白须,白须闲撚意何如。
青镜重磨照白须。青镜指的是铜镜,用青字修饰的铜镜,说明这是一面青色的铜镜。青镜重磨照白须,意思是说:这面青色的铜镜经过仔细打磨后照出了自己的满头白发。“青”字既点明了铜镜的颜色,又暗示了诗人的年华老去,岁月流逝,人生易逝的感慨。
白须闲撚意何如。白须闲撚意何如。闲撚:捻动,指抚摸。“意何如”,即心中如何想。“何如”,是反问词,相当于“何尝”。诗人在青镜前,抚摩着自己的满头银发,不禁感慨万千,思绪万千。他想到自己的年华易逝,想到自己从壮年到暮年的转变,想到人生的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他想到了自己曾经的辉煌,想到了自己在朝堂上为国家效力,为百姓谋福利。但是,这一切美好的记忆和经历都已成为往事,成为历史。现在,他只能在这面青镜前默默回忆。
故园迢递千山外,荒郡淹留四载馀。
故园迢递千山外,荒郡淹留四载馀。“故园”,指诗人的故乡。“迢递”,形容距离遥远,这里指家乡远隔千山之外。“淹留”,停留、逗留之意,“四”字是虚数,表示大约的时间,“余”字表明时间之长。“四载”在这里是虚指,诗人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出他在外地生活的时间之长,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外漂泊的孤独之感。
风送竹声侵枕簟,月移花影过庭除。
风送竹声侵枕簟,月移花影过庭除。“竹声”,指的是风吹过竹林发出的声音。“枕簟”,是一种竹制的枕头和席子。这句诗的意思是:一阵风吹过竹丛,吹动了竹叶沙沙作响,好像在敲打着枕席和竹席一样。这声音传入了诗人的耳中,让他想起了家乡的山水田园,想起了与亲人朋友的团聚和欢乐。“月移花影过庭除”,意思是说:月亮缓缓移动,它的影子在庭院里晃动,好像在移动着一个明亮的灯盏。这里的“移”字,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如流水般轻轻流淌,仿佛是一道道清流,将庭院里的花草树木映照得如同一幅画卷,美不胜收。
秋霜满领难消释,莫读离骚失意书。
秋霜满领难消释,莫读离骚失意书。“秋霜”比喻诗人鬓边的白发。“满领”,满头白发的样子。“莫读”,不要读的意思。“离骚”是古代楚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之一。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头上的白发就像秋天的霜雪一样覆盖了全身,这让我难以消除内心的忧愁。然而,我现在的心情却十分低落,我无法忍受这种痛苦。因此,我劝你不要读《离骚》这部充满悲伤情绪的书,因为它会让你更加感到绝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诗的前两句写镜中之景。诗人在照镜时看到自己的满髯苍苍,不由得感叹岁月不居、韶光易逝。诗人在青镜前抚摩自己的满头银发,不禁感慨万千,思绪万千。他想到自己的年华易逝,想到自己从壮年到暮年的转变,想到人生的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他只能在这面青镜前默默回忆。
三、四句写客中之思。诗人在外地漂泊多年,远离了自己的故乡和亲人朋友。他怀念故园,想念家人和朋友。他听到夜晚的竹声,看到月光下的影子,这些都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
五、六句写秋夜之愁。诗人看到自己的白发如秋霜般覆盖头顶,内心感到无比悲苦。他劝慰自己不要读《离骚》,因为《离骚》充满悲伤的情绪,会让他的心更加沉重。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镜自省的情景描写,反映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诗中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和思考,又有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全诗情感真挚而深沉,意境深远而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