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辞去泪双流,蜀郡秦川两处愁。
红叶满山归故国,黄茅遍地住他州。
荷衣晓挂惭官吏,菱镜秋窥讶鬓髹。
好向云泉营旧隐,莫教庄叟畏牺牛。
送二郎君归长安
我儿辞去泪双流,蜀郡秦川两处愁。
红叶满山归故国,黄茅遍地住他州。
荷衣晓挂惭官吏,菱镜秋窥讶鬓髹。
好向云泉营旧隐,莫教庄叟畏牺牛。
注释:
- 我儿:指作者的子女,此处特指自己的儿子。
- 辞:告别。
- 蜀郡:今四川成都一带。
- 秦川:今陕西一带。
- 故国:故乡。
- 他州:别地,异乡。
- 荷衣:荷花制成的衣服,这里指儿子穿着的衣服。
- 菱镜:菱形的镜子。
- 庄叟:庄子的字。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亲人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全诗以“送”为中心,围绕着离别的主题展开,情感真挚而深沉。
首联“我儿辞别泪双流,蜀郡秦川两地愁”,描写了儿子离别时的悲情。诗人用“我儿”称呼自己的子女,表达了亲切的感情。“双流”形容泪水像泉水一样不断涌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离别时的悲伤心情。“蜀郡秦川”分别指四川(蜀)和陕西(秦),这两个地方在诗人心中都有特殊的位置。诗人通过这两地的对比,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离别的不舍。
颔联“红叶满山归故国,黄茅遍地住他州”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情景。诗人用“满山红叶”和“遍地黄茅”来形容离别后的景色,既富有诗意,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归故国”和“住他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颈联“荷衣晓挂惭官吏,菱镜秋窥讶鬓髹”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诗人将自己比作荷花,将自己的心情比作荷叶上的露水,既形象生动又寓意深远。“荷衣”、“菱镜”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物品,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惭愧”二字也体现了诗人对儿子的期望和责任。
尾联“好向云泉营旧隐,莫教庄叟畏牺牛”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鼓励儿子回归隐居生活,不要被世俗的繁华所迷惑。同时,诗人也提醒儿子,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不要害怕困难。尾联中的“云泉”和“庄叟”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