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约樊川似旭川,郡斋风物尽萧然。
秋庭碧藓铺云锦,晚阁红蕖簇水仙。
醉笔语狂挥粉壁,歌梁尘乱拂花钿。
情怀放荡无羁束,地角天涯亦信缘。
译文:
樊川的景色如旭日般明亮,郡斋的风物却显得萧然。
秋庭中碧绿的苔藓铺展如同云锦,晚阁中红色的荷花簇拥着水仙花。
醉后挥笔狂放地挥动粉壁,歌声在梁上飘荡尘土纷飞,拂过花钿。
情怀放纵不羁,无论天涯地角都相信缘分。
注释:
- 樊川: 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家乡,位于洛阳,因水清而美,所以有“樊川”之称。
- 郡斋: 指作者居住的官府或官邸。
- 依约: 形容景物与樊川相似,仿佛一幅画卷在眼前展开。
- 似旭川: 形容郡斋的景色如同旭日一般明亮。
- 郡斋风物尽萧然: 郡斋中的一切景物都已变得萧条冷落。
- 碧藓: 青绿色的苔藓,常用于描绘秋天的庭院。
- 云锦: 比喻苔藓的颜色和质感。
- 红蕖: 红色的荷花。
- 水仙: 一种植物,常被用来代表春天的气息。
- 粉壁: 白色的墙壁,这里指代书写的纸张。
- 歌梁: 指唱歌的地方,通常是指屋顶或者走廊。
- 尘乱: 尘土飞扬的样子。
- 花钿: 古代女子头上佩戴的装饰品,此处可能指代诗歌中的意象。
- 情怀: 情感或心情。
- 地角天涯: 形容地理位置偏远或身处异乡,但仍然相信有缘分存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首联以樊川的美景为背景,通过比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颔联则具体描绘了秋庭、晚阁的景象,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文化意义;颈联进一步描绘了作者醉后挥洒笔墨的情景,以及其歌声如何飘荡在空中;尾联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表达了无论身处何方,都相信缘分的存在,体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