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僻山居自在身,似僧有发俗无尘。
读残贝叶都忘世,看足梅花不要春。
啧啧树间黄口小,悠悠道上白头新。
足非何与先生事,闲倚枯藤一欠伸。
山居
深僻山居自在身,似僧有发俗无尘。
读残贝叶都忘世,看足梅花不要春。
啧啧树间黄口小,悠悠道上白头新。
足非何与先生事,闲倚枯藤一欠伸。
释义:
- 深僻山居自在身,似僧有发俗无尘。
注释:在偏僻的山中居住,身心自在,如同僧人一般。有头发象征着世俗,但洁净无瑕。
- 读残贝叶都忘世,看足梅花不要春。
注释:阅读完残缺的贝叶经后,忘记了世间的纷扰;欣赏完盛开的梅花后,不再需要春天的到来。
- 啧啧树间黄口小,悠悠道上白头新。
注释:树梢间小鸟吱吱喳喳,道旁新长出的白发老人悠然自得。
- 足非何与先生事,闲倚枯藤一欠伸。
注释:我的足迹不关先生的大事,我悠闲地倚靠在枯萎的藤蔓上伸展四肢。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隐士的生活状态。首句“深僻山居自在身”,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生活的向往。第二句“似僧有发俗无尘”,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生活态度,诗人将自己比作僧人,尽管拥有世俗的烦恼,却能保持一颗清净之心。接下来两句则通过“读残贝叶都忘世,看足梅花不要春”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最后两句“啧啧树间黄口小,悠悠道上白头新”则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来表达诗人对人生、岁月的感悟。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