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初生人,禀性受中。
不患不善,患不能充。
血气既刚,物我交战。
不患不充,又患不善。
充而善者,可鸾可凰。
匪善而充,化为豺狼。
其充为何,勿助勿害。
鸡鸣而兴,善与利对。
申严界限,审察毫厘。
诚内伪外,理公欲私。
充无穿窬,义不胜用。
彼充孔扬,傲诞是从。
故得其正,泉达火然。
一有弗协,履冰临渊。
呜呼道微,志远瞻卓。
子如充之,明善守约。
【诗句】
厥初生人,禀性受中。
不患不善,患不能充。
血气既刚,物我交战。
不患不充,又患不善。
充而善者,可鸾可凰。
匪善而充,化为豺狼。
其充为何,勿助勿害。
鸡鸣而兴,善与利对。
申严界限,审察毫厘。
诚内伪外,理公欲私。
充无穿窬,义不胜用。
彼充孔扬,傲诞是从。
故得其正,泉达火然。
一有弗协,履冰临渊。
呜呼道微,志远赡卓。
子如充之,明善守约。
【译文】
最初的人生来就拥有中道的禀赋,但并不担忧自己是否具备中道,而是担忧自己的行为是否能够做到中道。一旦血气方刚,就会与人发生冲突。不必担心自己不能做到中道,而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好。只有做到中道的人才能像鸾鸟、凤凰一样飞翔。那些只是做到了中道却不够完美的人,最终会变成豺狼。他们之所以成为这样的人,是因为没有遵循中道,而是出于自私自利。那些能够做到中道的人,他们的品德高尚,不会去做那些见不得光的事。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能够分辨是非曲直。他们的内心真诚,外表谦虚,能够处理公事和个人的欲望。他们不会做出偷盗的行为,因为他们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他们就像凤凰一样高雅,不会做出傲慢自大的事情。因此他们能够坚守正道,如同泉水奔流、火焰燃烧一般炽热。一旦出现不和谐的情况,他们就会陷入困境,如同走在薄冰上、站在深潭边一样危险。唉,大道是如此地微妙,要想真正理解并实践它需要有高远的志向和卓越的见识。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你就能够明辨善恶,坚守简约的原则。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诗歌。诗人以人的成长过程为线索,从婴儿时期开始,强调了“中道”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始终遵循中道的原则行事,这样才能避免走向邪路。如果一个人只追求物质利益,而不注重内心的修养,那么他最终会变成一个品行恶劣的人。这首诗强调了道德修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遵循中道原则的必要性。它也提醒我们,做人要真诚、谦虚,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或自私而做出不光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