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诗句
-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 注释: 光州、黄州的交界地区有位隐士名叫方山子。
-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 注释: 年轻时仰慕朱家和郭解的为人,当地的豪侠们都尊敬他。
-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 注释: 长大后改过自新,专心读书,希望能在当今时代有所作为,但始终未能如愿。
-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 注释: 后来他退隐到光州、黄州之间的岐亭。
-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 注释: 住在简陋的庵中,过着素食生活,与世隔绝。
-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 注释: 他丢弃了车辆马匹,毁掉了冠冕服饰,徒步往来于山林之中,人们无法认出他。
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注释: 看见他戴的帽子,方正的屋顶高耸,便说:“这难道是古代方山子的帽子吗?”于是称他为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 注释: 我被贬谪住在黄州,经过岐亭时偶然见到了他。
-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 注释: 他说:“啊!这位是我从前的朋友陈慥季常呀。为什么来到这里呢?”
-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 注释: 方山子也显得惊讶,询问我为什么来到此地。
- 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 注释: 我告诉他原因后,他低头不语,抬头大笑,并邀请我去他家住宿。他的住所非常简陋,他的妻子和孩子以及奴婢都感到满意。
-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 注释: 我感到非常惊讶,独自思念着方山子年轻时的豪放性格,饮酒、好剑,花钱如泥土般奢侈。十年前有九个月的时候,我在岐山见到方山子骑马带着两人,手拿两支箭,游玩西山。一只喜鹊突然飞起在他前面,有人骑马去追赶它射击它,但没有射中。
-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 注释: 方山子愤怒之下骑马出击,一箭射中。因此我们便一起骑马讨论军事战略和古今战争的成败,他自己自认为是一代豪杰。如今不过几天时间,但他那勇猛的神情还留在脸上,难道他是山中的隐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