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轩阒坐,顿忘言、闲了诗书千卷。松径携筇真念道,妙奥天机深远。物外人间,京华云洞,慧眼开时见。有无俱泯,吟笑浮生不辩。
拔宅庞许飞升,大罗归去,贩骨死生免。不夜仙乡无苦恼,阆苑瑶池清宴。海变松枯,亘容弗老,世伪真无羡。六铢衣挂,复去朝元重现。

【注释】

酹江月:泛指在水边饮酒赏月。

碧轩:翠绿的轩窗。阒坐:寂静地坐着。妙奥:玄妙之极,深远之至。

松径:松林小径。筇(qióng )真念道:拄着手杖,虔诚地思考“道”。

慧眼开时见:慧眼即佛眼,能洞悉一切。无碍,不生障碍。

大罗:佛教语,指最高境界、极乐世界。归去:返回去,回到极乐世界。

六铢衣挂:形容衣服轻盈如六铢,可以轻易脱下挂在身上。朝元:指朝拜玉皇大帝,为道教仪式之一。重现:“重见”,再次出现。

【赏析】

《酹江月》是一首描写仙境的词作,上片主要写作者在静谧中悟出道理和悟到仙道,下片描绘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向往之情。全词语言典雅,意境幽远,充满道家色彩。

首句“碧轩阒坐”交代了主人公所处的环境,一个宁静雅致的轩窗内,主人公静静地坐着。他忽然忘却了尘世间的一切,忘记了诗书千卷。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它揭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变化。在静谧的环境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开始发生变化。他不再被俗世纷扰所束缚,而是逐渐领悟到了人生真谛,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种转变正是诗人追求的目标所在,也是整篇词作的主题所在。

“松径携筇真念道,妙奥天机深远”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悟道的过程。他带着一根手杖,漫步在松林小径上。手杖不仅是一种工具,更象征着主人公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态度。他深深地思索着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这种深沉的思考和探索,使他对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使他更加接近真理。

“物外人间,京华云洞,慧眼开时见”三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悟道后的境界。他已超越了世俗的纷扰和名利的诱惑,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地。在这个境界里,他如同身处云端之中,与天地同在。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智慧也得到了提升。当他真正悟道时,就能够洞察世间万物的真相,看清一切虚妄与幻象。这种境界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状态,也是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理解。

“有无俱泯,吟笑浮生不辩”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悟道后的生活态度。他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没有固定的存在形式。因此,他不再执着于名与利的追求,也不去计较是非得失。他以一种超然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不会影响他的心情。他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度过每一天,享受着生活带来的美好与快乐。这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是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拔宅庞许飞升,大罗归去,贩骨死生免”三句,描绘了主人公飞升成仙后的生活状态。他不再需要依赖世俗的物质条件来维持自己的生存,而是通过修炼和修行达到了一种超越物质的境界。在这种境界里,他能够自由自在地飞翔于天地之间,不受任何束缚和限制。他不再受到生死轮回的影响,而是能够永生不老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种生活状态是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不夜仙乡无苦恼,阆苑瑶池清宴”两句,进一步描述了主人公在仙乡的生活状态。他生活在一个没有烦恼和痛苦的仙境里,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宁静。他可以自由地欣赏美丽的风景,与神仙们一起欢聚一堂。这种生活是作者梦寐以求的。

“海变松枯,亘容弗老”,表达了诗人对永恒不变的追求。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他都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坚韧与淡定,不被外界的任何变化所动摇。他的心境如同那苍劲挺拔的松树一般,即使面对大海的变化也不会枯萎凋零。这种坚守初心和保持本色的精神是作者对自身品质的一种要求和体现。

“世伪真无羡”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真我的追求。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们往往被虚伪和名利所迷惑,忘记了最初的梦想和追求。然而,诗人却始终坚守着自己内心的纯净和真实,不为外界所动。他认为只有坚持自我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与满足。这种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于自我价值的认同和坚守。

最后两句“六铢衣挂,复去朝元重现”则展现了诗人对于重生与回归的渴望。他希望通过修炼和修行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重新回到原来的起点继续前行。这种重生与回归的愿望是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