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尽三才象,精皆九贡金。
克商迁洛邑,兴汉出汾阴。
郜赂惭非道,秦求愧丑心。
观铭知考甫,伛偻戒何深。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鼎”
  • 注释:古代烹煮食物的容器,也象征权力和权威。
  • 译文:这个鼎(或大鼎)是古代用于烹饪的重要工具,象征着权力和权威。
  1. “妙尽三才象”
  • 注释:三才指天、地、人,这里用来比喻鼎(或大器物)的制作工艺精湛,能够体现出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
  • 译文:这个鼎(或大器物)的制作工艺达到了极致,它能够体现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
  1. “精皆九贡金”
  • 注释:九贡金是指九种不同的金属,这里用来比喻鼎(或大器物)的材料精良,价值连城。
  • 译文:这个鼎(或大器物)使用的材料精良,价值连城。
  1. “克商迁洛邑”
  • 注释:商,商朝;洛邑,洛阳,是当时的首都。克商指的是打败了商朝。迁洛邑指的是将首都从商都迁移到洛阳。
  • 译文:战胜了商朝,将首都从商都迁移到了洛阳。
  1. “兴汉出汾阴”
  • 注释:兴汉指的是汉朝的兴起,汾阴是汉朝的都城。
  • 译文:汉朝的兴起,都城设在了汾阴。
  1. “郜赂惭非道”
  • 注释:郜,地名;赂,贿赂;惭非道,感到羞愧,认为自己的做法不符合道德规范。
  • 译文:为了得到贿赂而感到羞愧,认为自己的做法不符合道德规范。
  1. “秦求愧丑心”
  • 注释:秦,秦国;求,追求;愧,羞愧;丑心,内心的羞愧。
  • 译文:秦国追求名利而感到羞愧,内心充满了愧疚。
  1. “观铭知考甫”
  • 注释:考甫,传说中的人物,可能是指周文王。观铭指的是通过铭文可以了解到他的品德。
  • 译文:通过观察鼎的铭文可以了解到周文王的品德。
  1. “伛偻戒何深”
  • 注释:伛偻,形容人弯腰驼背的样子;戒,警惕;何深,为什么深刻。
  • 译文:弯腰驼背的样子让人警惕,为什么深刻?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鼎的描述,表达了人们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和敬畏之情。同时,通过对古人行为的反思,提醒人们在面对权力和诱惑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底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