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操扬琴奏,名翚拂扇尘。
其文伊洛地,厥贡越裳人。
几为郎官集,还因今邑驯。
山梁时饮啄,媒翳莫朝亲。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明确题干“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第一句中的雉,《诗经·小雅·鹿鸣》中说:“我有旨酒,欲以献公。”这里的旨酒是祭祀所用的美酒,后来就用来泛指好酒了。

第二句中的扬琴奏,即弹琴奏乐,这里是指奏乐娱乐。

第三句中的伊洛地,即伊水和洛水的流域地区,伊、洛二水发源于河南西部的嵩山南麓,东流经洛阳、巩义、新郑,在巩义北注入黄河。

第四句中的越裳人,指的是古代南方少数民族越人的首领。《尚书·尧典》中有这样一句记载:“蛮夷猾夏,禹斩之,乃以行九牧。”

第五句中的郎官,指汉武帝时的中郎将官职。《汉书·武帝纪》载:“初置员八百石,稍增,至千石。又置比三百石,复稍增至七百石。”集,指聚集。

第六句中的今邑,指现今的县城或县治所在地,驯服,这里是使……驯服的意思。

第七句中的山梁,指山间的大路。这句诗的意思是:有时在山梁上饮啄(鸟儿觅食),媒翳(一种能捕鸟的虫)也不朝亲(亲近)。

【答案】



(雉)操扬琴奏,名翬拂扇尘;

译文:我弹奏着琴,吹起凤箫奏起音乐来,扬起羽扇驱散了尘世的纷扰。

注释:“雉”:《诗经·小雅·鹿鸣》中有“我有旨酒,欲以献公”,这里的旨酒是指祭祀所用的美酒,后便泛指好酒。

“操”:弹奏。“扬琴奏”:弹琴奏乐。“名翚拂扇”:扬起羽扇驱散尘世的纷扰。

第二句中的扬琴奏,即弹琴奏乐。

第三句中的伊洛地,指伊水和洛水的流域地区,伊、洛二水发源于河南西部的嵩山南麓,东流经洛阳、巩义、新郑,在巩义北注入黄河。

第四句中的越裳人,指的是古代南方少数民族越人的首领。“越裳”是古代对南方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浙江境内。《尚书·尧典》中有这样一句记载:“蛮夷猾夏,禹斩之,乃以行九牧。”

第五句中的郎官,指汉武帝时的中郎将官职。《汉书·武帝纪》载:“初置员八百石,稍增,至千石。又置比三百石,复稍增至七百石。” “集”:指聚集。

第六句中的今邑,指现今的县城或县治所在地。“驯”,这里是使……驯服的意思。“今邑”:今天的县城或县治所在地。

第七句中的山梁,指山间的大路。这句诗的意思是:有时在山梁上饮啄(鸟儿觅食),媒翳(一种能捕鸟的虫)也不朝亲。

赏析:“雉”,即野鸡,也作雉鸡,为鸡形目雉科动物。雄者羽色斑斓,头顶有冠。鸣声宏亮,善奔跑。雌者色彩较素淡,多栖息于林间草丛。性喜安静,常栖于高大树木之上,善于攀缘树木。野鸡的叫声非常悦耳动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