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必彰明盛,来当表庆隆。
野心知楚子,疐尾见周公。
仲德牵衣惠,乌孙饲乳功。
金行钟粹白,冬献莫雷同。
【注释】
出必彰明盛:出外一定要显示自己盛大的声势。彰,显扬。
来当表庆隆:回来应当表示喜庆。当,表露;当,表露。
野心知楚子:野心显露在楚子面前,指项羽。楚子,指楚国。
疐尾见周公:周武王的尾巴露出来了,指武王伐纣。
仲德牵衣惠:仲叔德拉着我的衣服,给我恩惠。仲叔德,指汉文帝刘恒。牵衣,拉着衣服。惠,恩惠。乌孙饲乳功:乌孙国喂乳有功。乌孙,古代西域小国,位于今中亚地区。饲乳,喂乳。
金行钟粹白:五行中的金行(金、木、水、火、土)都集中在白色之中。钟,集中。粹,纯净。
冬献莫雷同:冬天进献的是雷霆一样猛烈的声音。献,贡献。雷同,雷声相同。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以刘邦与项羽的故事为内容而作。诗的开头两句,写刘邦出巡,声势浩大,气势凌人,项羽则被吓得魂飞魄散,仓皇逃窜。接着四句,写项羽在垓下兵败后,身无立锥之地,只好拔剑自刎;刘邦则抓住时机,乘胜追击,将项羽彻底打败。最后四句,写汉文帝刘恒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使汉朝与匈奴的关系缓和下来。全诗意在歌颂汉文帝刘恒的英明。
诗的前三联,用铺陈的手法,描写了刘邦与项羽两个历史人物的鲜明对比。前两联是写刘邦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一步步取得天下,而后三联则写项羽因骄傲自满而导致失败的过程。这种写法,既突出了主题,又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野心知楚子”一句,表面上看似赞扬项羽勇猛,实则是在讽刺他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不知天高地厚。“疐尾见周公”一句,表面上看似赞美刘邦善于用人,实则是在讽刺他善于玩弄权谋,阴险奸诈。这两处都是诗人巧妙运用反语手法,既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又不显得过于直白。
诗的最后两句,则是直接点明了主题,赞扬了汉文帝刘恒的英明。“仲德牵衣惠”一句,既赞美了汉文帝的仁爱之心,也表现了他善于笼络人心的能力。“乌孙饲乳功”一句,则进一步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和高超的政治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