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战诚无敌,充庭实可嘉。
指踪知拜处,服习认葩花。
远视惭刚鬣,深藏惜素牙。
十牛虽此夭,可奈可巴蛇。

【注释】

象:《易经·大畜》中指大象。教战:指军事演习。诚:确实,实在。充庭:满庭。实可嘉:确实值得称赞。拜处:拜谢的地方。服习:习惯、适应。刚鬣(liè):雄猪的长鬃毛。素牙:白齿,这里指野猪的獠牙。十牛:喻指众多。夭:死,短寿。巴蛇:即巴蛇,一种蛇类动物。

【赏析】

《易经·大蓄》:有孚,血去惕出,亦勿许,有孚;血去,惕出,又凶。象曰:风行水上,涣;君子以立于不败之地。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象在教战中的表现,表达了作者对勇猛善战的勇士们的期望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战争的残酷性以及战争中人性的复杂性。

首联“教战诚无敌,充庭实可嘉”,诗人通过对大象在教战中的英勇表现的描述,表达了对勇敢善战者的赞扬之情。在这里,大象成为了战争的象征,它象征着勇猛无畏的士兵,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确无敌。而满庭的欢呼声则是对他们英勇表现的认可和赞赏。

颔联“指踪知拜处,服习认葩花”进一步描绘了大象在战场上的行为。它们通过蹄印来识别战场的位置,用自己的习惯来适应战场的环境。这里的“服习”一词,既表示了大象对自己生活环境的了解和适应,也暗示了它们对战争环境的适应。

颈联“远视惭刚鬣,深藏惜素牙”则从侧面描绘了大象在战场上的行为。它们虽然凶猛,但在面对敌人时却会表现出敬畏的态度。这里的“刚鬣”和“素牙”分别代表了大象的强壮和锋利,暗示了它们在战斗中的凶猛和果断。

尾联“十牛虽此夭,可奈可巴蛇”则是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和批评。尽管有很多勇敢的战士如大象般英勇,但战争的残酷性却无法避免。在这里,“巴蛇”是比喻那些狡猾而强大的敌人,他们的狡猾和强大使得战斗变得困难重重。

整首诗通过描绘大象在战场上的表现,表达了诗人对勇猛善战者的赞美和期望,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