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翠插锁萦纡,一沼光涵湛碧虚。
驯虎旧闻输野鹿,化龙俄已失金鱼。
白莲尚结高僧社,古木全荒隐士庐。
襆被须期借禅榻,尽穿荦确与崎岖。
碧沼寺
万峰翠插锁萦纡,一沼光涵湛碧虚。
驯虎旧闻输野鹿,化龙俄已失金鱼。
白莲尚结高僧社,古木全荒隐士庐。
襆被须期借禅榻,尽穿荦确与崎岖。
注释:
- 碧沼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的一个寺庙。
- 万峰翠插:形容山峦叠嶂、青翠欲滴的景象。
- 锁萦纡:指山势曲折蜿蜒,如同被锁链围绕。
- 一沼光涵:形容池塘水面清澈,仿佛能映照出天空的光辉。
- 驯虎旧闻:指过去听说过驯养猛虎的故事。
- 野鹿:指野生的鹿。
- 化龙:指变成龙。
- 白莲:指白色的莲花。
- 高僧社:指僧人的聚会之地。
- 古木全荒:指古老的树木都已荒芜。
- 隐士庐:指隐居者的小屋。
- 襆被:指携带的行李。
- 禅榻:指和尚坐禅用的矮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碧沼寺风光的七言绝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碧沼寺周围的美景,从山峦、湖泊到树木、僧人,无不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喜爱之情。
首句“万峰翠插锁萦纡”,以“万峰”形容山峦之多,用“翠插”来形容山峰青翠欲滴,如同插在天空之中一般。接着以“锁萦纡”描绘山势曲折蜿蜒,如同被锁链围绕,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碧沼寺周围山水的壮丽景象。
第二句“一沼光涵湛碧虚”,则转向描写湖泊。湖水清澈见底,仿佛能映照出天空的光辉,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第三句“驯虎旧闻输野鹿”,暗含着驯养猛兽的传说。这里可能是指过去听说过驯养猛虎的故事,但后来却因为某种原因失去了机会或成果。这句诗既增添了诗句的趣味性,又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第四句“化龙俄已失金鱼”,则转而描述了一种变化。这里的“化龙”可能是指传说中的龙王或者神话中的神龙。然而,在最后一刻,它突然失去了成为金鱼的机会,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人感到惊讶和惋惜。
第五句“白莲尚结高僧社”,继续描绘了碧沼寺周围的自然景观。白色莲花象征着纯洁和高雅,它们在高僧的聚集地生长,为寺庙增添了一抹清新脱俗的气息。
第六句“古木全荒隐士庐”,则转入描写寺庙本身。古老的树木已经荒芜,取而代之的是隐士们居住的小屋。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祥和,仿佛可以听到古人在山林间吟诵诗句的声音。
尾句“襆被须期借禅榻,尽穿荦确与崎岖”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这里暗示了诗人想要在这里暂住一段时间,体验一下禅宗的生活。他要穿越这些崎岖不平的道路,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打坐修行。这里的“荦确”一词原指山石间的缝隙,引申为险峻不平之处。而“崎岖”则形容山路陡峭难行,两者合起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前往碧沼寺途中所要经过的艰辛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