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缘萝茑荫杉松,翠壁丹崖不计重。
天作锦屏环十里,僧开朱屋面千峰。
花闲越鸟钩辀语,溪外秦人仿佛逢。
早晚车驺到山下,篮舆多日待追从。
路边萝茑树荫下,杉松翠壁丹崖间。
天作锦屏环十里,僧开朱面映千峰。
花开闲处越鸟歌,溪外秦人仿佛逢。
车到山下篮舆久,多日待我追随行。
注释:
路缘萝茑荫杉松——路旁有萝茑树荫下的杉木和松树。
翠壁丹崖不计重——翠绿的山壁和红色的崖石,不计算重量。
天作锦屏环十里——天空像一幅锦绣屏风,环绕着十里远的景致。
僧开朱面映千峰——僧人的红脸庞映照着千座山峰。
花闲越鸟钩辀语——盛开的花朵让越鸟发出欢快的鸣叫声。
溪外秦人仿佛逢——溪水之外,好像遇到了秦人。
早晚车驺到山下——早晚会看到车辆在山下聚集。
篮舆多日待追从——多日等待后将跟随车队前行。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五泻美景的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五泄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
首句“路缘萝茑荫杉松”描述了一条通往五泄的路沿途被绿萝、茑子等植物环绕,杉木和松树掩映其间,给人一种宁静而幽深的感觉。
第二句“翠壁丹崖不计重”则进一步描绘了五泄山的奇石异岩。翠绿色的山壁和红色的岩壁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艺术品,让人不禁感叹其神奇与美丽。
第三句“天作锦屏环十里”则形象地比喻了五泄山的美景如同天然的锦绣屏风,环绕着整个山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梦境中。
第四句“僧开朱面映千峰”则通过僧人的形象来衬托五泄山的壮观。红润的脸庞映衬着千座山峰,给人一种祥和而庄严的感觉,仿佛是佛祖降临人间的圣地。
第五句“花闲越鸟钩辀语”则描绘了五泄山上盛开的花和鸟儿欢快地歌唱的景象。这些自然元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第六句“溪外秦人仿佛逢”则通过“仿佛逢”这一词组来表达诗人对于五泄山水之美的向往之情。他仿佛看到了秦朝的人们也来到了这里,一同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意境。
最后两句“车到山下篮舆多日待追从”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诗人在五泄山游览了许久,直到傍晚才回到山下,准备乘坐马车继续前往下一个目的地。这里的“篮舆”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轻便交通工具,象征着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不易。然而,他并不感到疲倦或失落,反而充满了期待和喜悦,仿佛在享受这场旅行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