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向龙岩岩下房,又添移竹种松忙。
江湖万事孤灯夜,风月千篇满镜霜。
日暮乌栖梧叶落,天晴雁过菊花香。
诚知道义相忘处,岂恨云山隔渺茫。

寄龙岩张节翁

归向龙岩岩下房,又添移竹种松忙。

江湖万事孤灯夜,风月千篇满镜霜。

日暮乌栖梧叶落,天晴雁过菊花香。

诚知道义相忘处,岂恨云山隔渺茫。

译文:
寄给龙岩的张节翁,回到龙岩岩下的住所,又忙着移栽竹子和松树。
江湖上的事情,无论多大事,只有一盏孤灯陪伴我度过夜晚。
风中的月光,照在满镜之上,如霜般明亮。
太阳快要落山,乌鸦飞落在梧桐树上,树叶纷纷落下。
天气晴朗的时候,天空中飞翔的大雁掠过菊花,带来阵阵清香。
诚然知道我们之间已没有了道义上的联系,难道还会怨恨那些云雾山峰隔断了我们的联系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张节翁的一封信,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孤独无助的心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乡愁与哲理思考。

首两句“归向龙岩岩下房,又添移竹种松忙。”诗人描绘了自己回到了家乡龙岩的住所,又忙着移栽竹子和松树的景象。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不仅怀念着家乡的山水风光,还怀念着与朋友相聚的日子。

接下来的三句“江湖万事孤灯夜,风月千篇满镜霜。”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寂寞。他独自一人面对江湖的种种琐事,只能依靠一盏孤灯来度过漫长的夜晚。而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会想起那些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仿佛那风月之景都化作了满镜的霜雪。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沉又细腻,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第四句“日暮乌栖梧叶落,天晴雁过菊花香。”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通过对鸟鸣、梧叶和菊花等元素的描绘,将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平和。然而,这美好的景象并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安慰,因为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慰藉。

最后两句“诚知道义相忘处,岂恨云山隔渺茫。”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珍视。尽管他们之间的道义已经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可以说是“相忘”,但诗人仍然不会因此而怨恨那些云雾缭绕的山峰阻隔了他们的联系。相反,他更加珍惜这份难得的友情,并期待着未来能够再次相聚。这种豁达的心态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也让人感受到了他对友情的真挚与执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