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尽城中山,又访江外寺。
兰舟涉澄漪,隼旌入疏翠。
楼台初日升,岩谷宿露坠。
飞泉百禽鸣,怪石万蛇踬。
绝庵皆步登,佳木留客醉。
洞天生昼寒,桃源发春意。
烟霞暂深阔,宇宙忽殊异。
海国遇升平,铃斋无俗事。
颍川擅才敏,康乐足情意。
只恐新诗多,镌镵费年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题显孝南山寺:题目中提到“显孝南山寺”,暗示这是一首与寺庙相关的诗歌。
  2. 寻尽城中山,又访江外寺:诗人在城市的山中寻找了很多地方,然后又去到江边的寺庙探访。
  3. 兰舟涉澄漪,隼旌入疏翠:诗人乘坐着装饰有兰花图案的船,穿过清澈的水面,进入了绿色的树林。
  4. 楼台初日升,岩谷宿露坠:太阳刚刚升起,楼台开始沐浴;而夜幕降临时,岩石山谷中的露水已经落下。
  5. 飞泉百禽鸣,怪石万蛇踬:泉水奔流,鸟儿歌唱;怪石嶙峋,蛇在石头上绊倒。
  6. 绝庵皆步登,佳木留客醉:所有的小屋都是步行登上的,而美好的树木吸引了客人沉醉。
  7. 洞天生昼寒,桃源发春意:山洞中白天也感到寒冷,好像到了桃花源一般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8. 烟霞暂深阔,宇宙忽殊异:天空中云烟缭绕、色彩斑斓,似乎整个世界都显得与众不同。
  9. 海国遇升平,铃斋无俗事:在海国的和平时期,没有世俗的纷扰。
  10. 颍川擅才敏,康乐足情意:颍川地区以才华和敏捷著称,这里的人们充满情趣和情感。
  11. 只恐新诗多,镌镵费年祀:担心自己的新诗太多,恐怕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雕琢刻印才能流传后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览南山寺时的所见所感。从城市中的山中寻找,再到江边的寺庙探访,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探索未知的渴望。诗人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感受到了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转。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生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也展现了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和执着,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留下永恒的印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