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户怜清影,循除拥敝裘。
霜寒方午夜,月色似中秋。
丹桂何常有,姮娥为我留。
竹阴如壁画,更助眼前幽。
【诗句解读】
月夜
- 出户怜清影:出门看见月光,感到怜惜。
- 循除拥敝裘:沿街而行,穿着破旧的皮衣。
- 霜寒方午夜:在半夜时分,天气寒冷霜冻,给人一种寂静的感觉。
- 月色似中秋:月亮的光辉似乎和中秋时的相似。
- 丹桂何常有:桂花虽然常开,但很少见到盛开的。
- 姮娥为我留:嫦娥(神话中的月神)似乎特意为我停留。
- 竹阴如壁画:竹子的影子就像一幅画一样。
- 更助眼前幽:这更加增添了一种深深的幽静和神秘感。
【译文】
夜晚走出家门,我怜悯着月光映照的身影;沿街行走,裹着破旧的皮衣。
深夜里,寒气逼人,天空中只有皎洁的月亮;它的光芒似乎与中秋时相仿。
桂花虽常年开花,但很少有这样盛开的景象。
月宫中的嫦娥似乎特意留下陪伴,给我带来了宁静的美好。
竹林的树影犹如一幅美丽的壁画;更让这份幽静深深地感动了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月夜中的所思所感,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将自然的美与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首句“出户怜清影”,诗人走出屋子,看到月光洒在地上,形成一道清晰的光影,他对此感到怜惜。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孤独时刻的一份情感宣泄。
“循除拥敝裘”一句,诗人沿着街道前行,裹着破旧的衣服,这进一步强调了他生活的艰辛和他内心的孤寂。这种对比,使得他的孤独显得更加深刻。
当诗人进入深夜,感受到寒意逼人的霜冻时,他又被那明亮而皎洁的月光照得心神荡漾。这里的“霜寒”和“月色”,都象征着孤独和寂寞,但又因为有了“姮娥为我留”的想象,又增添了一分温馨和慰藉。
“竹阴如壁画”一句,诗人感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之美,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壁画之中。而整首诗的结尾,更是通过“更助眼前幽”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那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孤独生活的理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首诗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