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与京邑,中有泰山阴。
谁谓三隅远,长分一寸心。
南陔戒已旧,棠棣兴尤深。
思作团圆计,囊无买舍金。
【注释】
台州:今属浙江。常父:即韩愈,时为常山县令。岱岳:指泰山,古代传说泰山上有三座神山,分别为方、太和蓬莱,称“东岳”。
长分一寸心:意谓虽远在台州,但心中却始终思念着京城的常父。
南陔:《诗》中有《甫田》之篇(序)云:“南陔者,甫田也。”《甫田》:“南亩之黍,农夫之庆;南国之羹,天子之羞。”南陔戒已旧:指过去已久,故交已疏远。
棠棣:《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棠棣之华,鄂不舒舒。”此诗以棠棣自喻,言常父与作者关系亲密。兴尤深:犹言怀念之情更为深厚。
思作团圆计,囊无买舍金:意思是说,自己虽然有一颗想念常父的心,但却囊中羞涩,没有钱去买祭品来给常父送行。
【赏析】
此诗是韩愈写给他的友人常父的一首抒情之作。诗人对朋友的感情深厚,但又因经济困难不能前去探望,因此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诗人的地理位置和心情感受;第三、四句写自己思念朋友的程度及无法前去探望的原因。整首诗情真意切,语言简练自然,表达了作者深厚的友情。
首联“台州与京邑,中有泰山阴”,起笔突兀,一气呵成。诗人先点明自己所在之地,再写出自己心中的地理方位。“中有”二字既表明了两地之间相隔不远,又暗示了二者之间的亲密关系。“谁谓三隅远,长分一寸心”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常父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比“三隅”与“一寸心”的距离,表达了他对常父思念之情的深远。这里的“一寸心”并非字面意思上的一寸距离,而是比喻自己对常父的思念之情如同泰山一样高耸入云。“长分”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常父的牵挂之情,无论距离多远,都始终牵挂着他。
颔联“南陔戒已旧,棠棣兴尤深”,则转向了对常父的回忆。“南陔”,出自《诗经·甫田》之篇,原意为南方田野上的庄稼已经收割,人们开始准备过冬的事情。这里借指过去已久,故交已疏远。“棠棣”则是《诗经·小雅·常棣》中的一篇,诗中以棠棣自喻,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珍视。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常父之间的亲密关系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兴尤深”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怀念之情的深厚程度。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对常父的深深思念之情。
颈联“思作团圆计,囊无买舍金”,则是诗人对自己无法前去探望常父的原因进行了说明。“思作团圆计”,意为诗人想要通过某种方式来弥补对常父的遗憾之情。然而,他又无奈地发现,自己囊中羞涩,无法购买祭品来祭祀常父。这里的“团圆计”既是对祭奠仪式的一种比喻,也表达了诗人对常父的深情厚谊。而“囊无买舍金”则直接揭示了诗人因经济困难而无法前去探望常父的现实情况。
尾联“寄常父”。这一句是诗歌的总结,也是对全文的升华。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常父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无法亲自前来探望的遗憾之情。同时,他也希望常父能够理解自己的一片心意。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己与常父之间的距离、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现实情况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常父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高远,给人以深深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