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人虽厌,兹晨物所遭。
鸣蜩抱枝急,新燕出巢高。
衣葛宁嫌薄,驱蚊亦惮劳。
时时得一雨,蒸湿地生毛。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诗意及赏析作品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考生应先解释全诗,然后进行赏析。

“长夏人虽厌”意思是:夏季的漫长让人感到厌倦。

“兹晨物所遭”意思是:这一天早晨,万物都遭遇到了不幸。

“鸣蜩抱枝急”意思是:蝉在树上鸣叫,急切地抓住树枝,发出声音。

“新燕出巢高”意思是:新的燕子从巢中飞出,展翅高飞。

“衣葛宁嫌薄”意思是:穿粗葛衣也嫌薄了。

“驱蚊亦惮劳”意思是:驱赶蚊虫也感到疲倦。

“时时得一雨”意思是:时不时下一场雨。

“蒸湿地生毛”意思是:潮湿的地面上长满了青草、草木丛生。

【答案】

①“夏日炎炎”:炎热的夏天,人们感到厌倦。②“长夜漫漫”:漫长的夜晚,令人难以忍受。③“鸟鸣树梢”:鸟儿在树上欢叫,叫声此起彼伏。④“新燕高飞”:燕子从巢中飞到高空。⑤“葛衣薄衫”:葛衣虽然粗糙,但已嫌太薄。⑥“驱蚊乏力”:赶走蚊蝇,感到十分疲惫。⑦“时降甘霖”:时不时下一场雨。⑧“草木葱茏”:草木茂盛,绿意盎然。⑨“大地润泽”:大地滋润,一片生机勃勃。⑩“生机勃勃”:草木繁茂,充满生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