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霭重沙望不穷,坐收千里一樽中。
天边江汉波涛阔,地下神仙窟宅通。
窗影偷来湓浦白,檐光飞入沔城红。
豁然已尽登临兴,云阁章亭谩在东。

【注释】

和经父登黄鹤楼:即和经父登黄鹤楼诗。经父,指经进。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昌蛇山黄鹄矶上,相传为三国时名士崔颢所建。

复霭重沙:复霭,云雾;重沙,浓雾弥漫。望不穷,看不尽。

坐收千里一樽中:意谓饮酒之乐,可以纵览千里江山胜景,尽饮一樽美酒。

天边江汉波涛阔,地下神仙窟宅通:意谓站在楼上远眺,只见天边的江汉波涛滚滚,如海似河;而地下的神仙窟宅却通达无阻。

窗影偷来湓浦白,檐光飞入沔城红:意谓从窗子透进来的影子,是湓浦一带的白色,而屋檐投下的光却是沔城一带的红色。

豁然已尽登临兴,云阁章亭谩在东:意为眼前的景象使人豁然开朗,兴致勃发,而那云阁、章亭之类的建筑却在西边空处,毫无所见。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兼咏史的七律。诗人登上高楼,放眼四顾,但见烟云缭绕,茫茫一片,不见尽头。他不禁想起了历史上有名的黄鹤楼,于是写下了这首七律。

首联两句,诗人首先描写登楼所见景色,以“复霭重沙”形容云雾迷漫、视线不清的情景,以“坐收千里一樽中”来形容自己置身高处,俯视大地的豪迈心情。

颔联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眼前的美景。他远望天边的江汉波涛滚滚,近看地下的神仙窟宅通达无阻,都显得那么神奇壮观。

颈联两句,诗人又通过窗户和屋檐传来的光线,描绘了周围的环境。他看到窗子里透出的是湓浦一带的白色,而屋檐上投下的却又是沔城一带的红色。

末联两句,诗人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历史上有名的黄鹤楼,感叹眼前的美景已经使他心旷神怡,而那座云阁、章亭等古迹却依然存在,只是被云雾遮住,无法观赏而已。

这首诗写得气势磅礴,意境壮阔,既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抒发了他内心的豪情壮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