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悄然若有霜,南山秋色两苍苍。
已经晚雨驱除热,更得西风断送凉。
瀚海人空云弄白,吴江波阔叶吹黄。
知君昨夜书帷梦,半在亲庭半在乡。
在宋代孔平仲的《次韵和张道济长官立秋后作》中,我们看到了一幅秋天的壮丽画卷。以下是诗句及其翻译、注释和赏析:
原诗:
万里悄然若有霜,南山秋色两苍苍。
已经晚雨驱除热,更得西风断送凉。
瀚海人空云弄白,吴江波阔叶吹黄。
知君昨夜书帷梦,半在亲庭半在乡。译文:
远方的天空似乎被一层寒霜覆盖,南山的秋色显得格外鲜明与深沉。
晚雨已经驱散了白天的炎热,西风则将凉爽带到了这片大地之上。
瀚海空旷无云,天空呈现出一派洁白,吴江宽阔的水面上,树叶随风摇曳飘黄。
得知你昨夜在书帷里做着关于乡关的梦,一半是在庭院中,另一半则在你那遥远的故乡。注释:
- 万里:指代广阔的地域或空间。
- 悄然:形容声音或动作轻缓而不易察觉。
- 南山:指代位于中国南方的山脉,这里可能是指庐山等著名山脉。
- 两苍苍:形容颜色深浓,多用来形容树木的颜色。
- 亲庭:指家中的庭院,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家乡或故土。
- 书帷:指书斋或书房。
- 黄:通常指黄色,这里用来描述秋天叶子的颜色变化。
- 赏析:《次韵和张道济长官立秋后作》是一首描绘秋季景象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家乡的思念。首句“万里悄然若有霜”,开篇便营造出了一种寂静而又稍带凉意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南山秋色两苍苍”则具体描绘了秋天的山景,色彩鲜明且富有层次感。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天气变化来渲染气氛,如“已经晚雨”与“更得西风”,使得画面更为生动。最后两句“知君昨夜书帷梦,半在亲庭半在乡”则通过询问和反问的方式,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整首诗既有丰富的意象,又充满了情感,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抒情诗。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秋季的自然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通过对其细致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到那份对家乡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