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迟迟昼未央,北窗高枕傲羲皇。
欲知春色最佳处,啼鸟一声幽梦长。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主要事件根据诗句内容和思想情感来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大意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选项所涉及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答题时注意不要遗漏要点。

“红日迟迟昼未央,北窗高枕傲羲皇。”这两句意思是:太阳慢慢升起,白日尚未结束。我在北窗下高枕而卧,悠然自得地仰观羲皇。“迟迟”,指太阳徐徐升出地平线;“未央”,指白日还没有落尽。“羲皇”是指上古时代的帝王伏羲氏,这里代指尧帝。“高枕”,谓垫高枕头,形容悠闲自得的样子。这句是说太阳渐渐升高,天色尚早,诗人就懒洋洋地垫高了枕头,在北窗下安睡。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慵懒闲适,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他超逸物外的情怀。“欲知春色最佳处,啼鸟一声幽梦长。”这两句的意思是:要想知道什么地方是春天景色最美的地方,那就听那一声鸟儿啼叫,它会使人的心随着梦境飘向远方。“欲知”,想知道的意思。这两句写春天最美的地方,那就是听那一声鸟啼。因为只有鸟鸣声才能使人感到最真切。“幽梦长”,意谓因鸟鸣而入梦,梦中之景又如在目前,故说“幽梦长”。

【答案】

示例:

译文:

太阳慢慢升起,白日还未落下。我躺在北窗下高枕而卧,悠然自得地仰观羲皇。

赏析:

首联交代自己悠然自得的惬意心情:“红日迟迟昼未央,北窗高枕傲羲皇。”诗人以轻松的笔调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诗人悠然自得,在北窗下枕着高高的枕头,仰头观看天上的日月星汉,享受着天籁般的鸟鸣声。

颔联描写了春天最美的地方:那里有清脆悦耳的啼叫声,让人听了心生向往,仿佛进入一个美妙的境地。诗人用“欲知”一词引出下文,将读者引入一种美好的境界之中,让读者产生一种向往之情。

颈联则是通过“啼鸟一声幽梦长”这一形象来展现春天的美好。鸟儿的啼鸣声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已经到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随处可见。而诗人却在这美妙的环境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尾联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诗人想象着自己被鸟儿的歌声带入了梦境之中,在那里看到了美丽的景色、听到了美妙的音乐,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