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眠何由安,击鼓中夜起。
出门若秉烛,月色照千里。
屋瓦微有光,纷纷雪正委。
清寒薄驼裘,六合气如水。
既归整灯火,危坐阅书史。
羸僮拭眼睫,侍我色不喜。
问之强应对,固以噤口齿。
金壶涩冰澌,城上更屡死。
戍兵饱且昏,汗漫睡方美。
援桴虽贱事,其实关众耳。
奈何司晨夕,倒错一至此。
惟有赤帻鸡,嘐嘐鸣不已。

诗句释义

我眠何由安,击鼓中夜起:诗人因为失眠,半夜被钟声惊醒,难以入睡。
出门若秉烛,月色照千里:形容夜晚外出如同手持蜡烛,月光照亮了千里之外。
屋瓦微有光,纷纷雪正委:窗外的屋顶上积雪斑斑,显得有些凌乱。
清寒薄驼裘,六合气如水:外面寒冷如水,穿着厚重的皮衣也感觉不到温暖。
既归整灯火,危坐阅书史:返回家中后,点起灯火开始阅读书籍。
羸僮拭眼睫,侍我色不喜:仆人为诗人擦拭眼睛,但脸上没有喜悦的表情。
问之强应对,固以噤口齿:诗人询问仆人时,他勉强回答但还是保持沉默。
金壶涩冰澌,城上更屡死:手中的酒杯被冰塞得很紧,以至于多次掉落。
戍兵饱且昏,汗漫睡方美:守卫的士兵吃饱了就睡着了,看起来非常惬意。
援桴虽贱事,其实关众耳:虽然拿起槌子做一件小事,但实际上关系到众人的利益。
奈何司晨夕,倒错一至此:为何要掌管清晨和夜晚的工作,这导致事情颠倒混乱。
惟有赤帻鸡,嘐嘐鸣不已:只有公鸡还在不停地叫唤。

译文

深夜醒来,我无法再次入眠。
像持烛行走一样,我在夜里出门。
屋脊上的积雪斑驳,仿佛下着一场大雪。
外面冷得像水一样,尽管穿着厚厚的衣服。
回家后点亮油灯,我开始看书读史。
仆人为我擦去眼睫毛,但他的脸上没有任何喜悦的神情。
我问仆人为什么不高兴,他只是勉强回应我。
酒杯里的酒被冻住了,甚至多次从手中滑落。
守卫的士兵吃饱后就睡着了,他们睡得非常舒适。
拿起槌子做一件小事也是重要的,这实际上关系到大家。
为什么要管理早晨和晚上的事情,这导致了混乱。
只有公鸡仍然叫个不停,它的声音从未停止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夜晚的情景来反映作者内心的孤独和焦虑。诗人在夜间醒来无法入睡,描绘了一个充满静寂和寒冷的夜晚景象。诗中通过细节描写,如“屋瓦微有光”、“雪正委”等,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冷清的气氛。

诗歌通过对比白天忙碌的生活与夜晚的静谧,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中的守夜人、击鼓声和公鸡的鸣叫等元素,都暗示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不满和抗议。

最后一句“惟有赤帻鸡,嘐嘐鸣不已”则以公鸡的不断鸣叫结束全诗,象征了作者对这种无意义的重复和混乱生活的抗争。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内心活动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由生活的强烈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