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滩波潺湲,巴丘山崔嵬。
江天如相迎,风吹浮云开。
思乡人皆然,惟予频归来。
松楸称青鲜,舂容生泉台。
萧滩波潺湲,巴丘山崔嵬。
萧滩:指长江入湘江的萧山县,今属湖南岳阳地区。
潺湲:水流声。
巴丘:在湖南岳阳县东,是湘江和汨罗江汇合处,为古楚地。
崔嵬:高峻。
江天如相迎,风吹浮云开。
江天:指广阔的江水天空。
相迎、开:指江水与云彩互相辉映,形成美丽的画面。
思乡人皆然,惟予频归来。
思乡:怀念家乡。
频:频繁。
惟予:只有我。
松楸:指坟墓上的树木和墓碑。
青鲜:苍绿新鲜。
舂容:指春天的容貌。
泉台:即石台,用石砌成的高台,供祭祀或宴饮等之用。
赏析:此诗作于作者任豫章郡司法参军途中,途经长沙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萧滩、巴丘一带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句写萧滩波声悠扬,巴丘山势陡峭;第二句写江天浩渺,风起云散;第三句写思乡之人皆有归心,而诗人却频频返乡;第四句写墓地上长满青草鲜花,生机勃勃;最后一句写泉台春色盎然,泉水潺潺。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