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夏云郁陶,种此何草草。
儿童汲井华,颇亦恨枯槁。
寒雨下霏霏,满眼颜色好。
临眺独踌躇,山林迹如扫。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 第一句“朱夏云郁陶”,描述了夏天的景色。朱夏指的是夏季,而云则形容天空中的云彩。郁陶则表示沉闷、压抑的感觉。这句诗表达了夏日天气的闷热和压抑的氛围。
- 第二句“种此何草草”,表达了种植竹子的匆忙和随意。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种植竹子这件事的不重视和草率的态度。
- 第三句“儿童汲井华”,描绘了一个场景,孩子们在井边打水玩耍。这里的汲井华可能是指井边的花朵或者植物。这句诗通过孩子们的活动,展示了乡村生活中的宁静和美好。
- 第四句“颇亦恨枯槁”,表达了对竹子生长状态的担忧。这里的枯槁可能是指竹子生长缓慢或者缺乏生机。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竹子生长状况的忧虑和不满。
- 第五句“寒雨下霏霏”,描述了细雨纷飞的情景。这里的寒雨可能是指冷雨或者春雨。霏霏则形容雨丝飘洒的样子。这句诗营造了一种清新、幽雅的氛围。
- 第六句“满眼颜色好”,赞美了竹子的颜色美丽。这里的满眼颜色可能是指竹子的颜色丰富多彩,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这句诗表达了对竹子美丽的赞赏。
- 第七句“临眺独踌躇”,描绘了作者站在高处俯瞰的场景。这里的临眺可能是指站在高处向下看的动作,踌躇则表示犹豫、徘徊不定的心情。这句诗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 最后一句“山林迹如扫”,形容山林中的景象被风吹得凌乱不堪。这里的山林迹如扫可能是指山林中的树木被风吹得杂乱无章。这句诗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观察和感慨。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通过对夏日、竹林、孩童等活动的描绘,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情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社会等现象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