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墙犹竹色,真作野人居。
青云羞叶密,空翠扑肌肤。
寒日外惨淡,泠泠风有馀。
高斋坐林杪,兴远一萧疏。
解析:
- 诗句解释与译文:
- 古墙犹竹色,真作野人居。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古墙”象征着古朴、未经雕琢的原始状态,”竹色”则直接点明了竹的颜色。整句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仿佛置身于一个未被世俗玷污的隐士居所的画面。
- 青云羞叶密,空翠扑肌肤。
-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高洁和其带来的清凉之感。“青云”比喻高耸入云的竹枝,暗指竹子的挺拔;“空翠扑肌肤”形容微风过处,竹影婆娑,好似轻纱拂面。这里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也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 寒日外惨淡,泠泠风有馀。
- 此句通过“寒日外”和“泠泠风”来表现季节的寒冷和竹子给人带来的舒适感。”泠泠风有馀”中的”有馀”暗示风声悠扬,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舒适与宁静。
- 高斋坐林杪,兴远一萧疏。
- 最后一句“高斋坐林杪”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读书或思考的场景,在树林的最高处,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而“兴远一萧疏”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闲适和超脱。这里的“萧疏”意味着心境的开阔与自在,与之前的描述形成了很好的呼应。
- 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 古墙:古老的城墙,象征历史的沉淀。
- 野人居:隐居生活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 青云羞叶密:形容竹叶茂盛,如同青云一般直上,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 空翠扑肌肤:形容微风吹过时,竹林中的绿色植物如烟雾般飘渺,感觉凉爽宜人。
- 寒日外惨淡:形容冬日里阳光显得格外冷清,强调季节的寒冷。
- 泠泠风有馀:形容风的声音悠扬细腻,给人一种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 高斋坐林杪:描绘了一个人在高处静坐的情景,可能是读书或冥想,体现了一种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 兴远一萧疏:表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远,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状态。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还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