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晦尘垢,人疑以为鍮。
石有洁白姿,昧者比琳璆。
丝缫不尽绪,谁与结绸缪。
竹可裁笙竽,奈何困薪槱。
匏黄已落蒂,岁序飒惊秋。
土壤厌卑湿,山川嗟阻修。
革车召武士,折敌当与谋。
木铎一奋剑,为君斩倡优。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通过对各种事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我们来看第一句“金色晦尘垢,人疑以为鍮。”这句诗的意思是:“金色的灰尘覆盖了大地,人们疑惑这是铜钱(鍮)吗?”这里的“黄金”指的是太阳,而“灰尘”则是指地面被太阳晒过后留下的黑色痕迹,因此这里可能是在描绘一幅日出的景象。而“人疑”则表示人们对此感到疑惑不解。
我们看到第二句“石有洁白姿,昧者比琳璆。”这句诗的意思是:“石头有着洁白的形态,但无知的人把它比作美玉(琳璆)。”这里的“洁白”指的是石头的颜色,而“昧者”则是指那些没有见过世面的人。这句诗描绘的是一幅石头与玉石的对比图,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人类认知局限性的感慨。
我们看到第三句“丝缫不尽绪,谁与结绸缪。”这句诗的意思是:“细丝织不出完整的布匹,谁能帮我编织出美好的未来。”这里的“丝”指的是细丝,而“缫”则是把细丝拧成绳索的过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我们看到第四句“竹可裁笙竽,奈何困薪槱。”这句诗的意思是:“竹子可以用来制作笙和竽,但为什么却困于柴火堆中呢?”这里的“竹”指的是竹子,而“笙”和“竽”则都是古代乐器的名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和挑战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改变现状的渴望。
我们看到第五句“匏黄已落蒂,岁序飒惊秋。”这句诗的意思是:“黄色的匏已经掉落了叶子,岁月匆匆让人感叹秋天的到来。”这里的“匏”指的是匏瓜,而“黄落蒂”则是指黄色的匏瓜落下了叶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受和对于生命短暂的认识。
我们看到第六句“土壤厌卑湿,山川嗟阻修。”这句诗的意思是:“土地因为厌恶低洼潮湿,山川因此叹息道路崎岖难行。”这里的“土壤”指的是土地,而“卑湿”则是指低洼潮湿的地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感慨和对于改善环境的呼吁。
整首诗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与丑、大与小、高与低、长与短等各种矛盾,通过对比和反衬,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寄托了自己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