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草离离,绿珠魂已蛰。
石崇虽富贵,一散不可集。
丝亦不须悲,岐亦不须泣。
竹林诸逸士,以醉名自立。
匏弦且为乐,惜此光景急。
土人劝我勤,朱紫当早拾。
革性以从容,矫揉未易入。
木散姑自全,宁求斧斤及。
【注释】
八音诗:指汉代王褒的《四子讲德论》。此诗用“八音”比喻贤士,以“金谷草离离”、“石崇虽富贵”、“土人劝我勤”等七句为一组,写贤士被弃;后六句为一组,写贤士自守。
金谷草离离:指金谷园中草木繁茂。晋代金谷园在洛阳西。
绿珠魂已蛰:绿珠是石崇的妾,后为孙秀所杀,葬于广州,称为“碧玉”。
石崇:石崇字季伦,西晋时期大臣,封石广郡公。
一散不可集:意谓石崇虽然富贵,但一旦散尽财富,就再也无法聚集了。
丝亦不须悲:丝,比喻人才。这里指贤士们。
岐(qí):山名,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南。
竹林诸逸士:东汉末年,魏郡人管宁与华歆、邴原、岑朗等四人隐居山林,号称“竹林七贤”。
匏弦且为乐:匏(páo)是匏瓜的果实,古人常用之制作乐器。此处指用匏瓜制作的乐器。
土人:指当地百姓。
朱紫:指官位。古代以朱为红,以紫为黑。
革性:改邪归正。
木散姑自全:指像树木一样自然生长,不追求功名利禄。
宁求斧斤及:宁愿不被砍伐。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写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看法和感慨。诗中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对那些被弃置的贤能之士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那些趋炎附势、追逐名利的人的不满。
首联“金谷草离离,绿珠魂已蛰”,描绘了金谷园中草木茂盛的景象,同时表达了绿珠死后魂魄已经消散的凄凉。这里的“金谷草”象征着繁华与荣耀,而“绿珠”则是石崇的妾,她被孙秀所杀,埋葬在广州,成为“碧玉”。这两句诗既展现了金谷园的繁荣景象,也暗示了绿珠死后的孤寂与凄凉。
颔联“石崇虽富贵,一散不可集”,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石崇的看法。石崇虽然富贵无比,但他的财富一旦散尽,就再也难以聚拢了。这里的“一散”指的是石崇的财富,“不可集”则表示无法恢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石崇财富散尽后的无奈与感慨。
颈联“丝亦不须悲,岐亦不须泣”,则转而描写那些被弃置的贤能之士。他们本应受到重用,却反而遭受冷落,甚至被弃置不顾。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些人遭遇的同情和惋惜。
尾联“竹林诸逸士,以醉名自立”,则转向了另一种类型的人物——那些隐逸的高士。他们以喝酒为乐,以名声自负,但实际上却缺乏真正的才华和成就。这两句诗讽刺了这些高士的行为举止,并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真实看法。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看法和感慨。他既同情那些被弃置的贤能之士,也不满那些趋炎附势、追逐名利的人。这种态度体现了他的正义感和道德情操,也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