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官城里寺,一室若云峰。
水缩秋吟鼎,霜低夜讲松。
住斋尘入钵,出定藓生筇。
曾听三摩义,居常梦晓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以及对楞严大师的怀念之情。
锦官城里寺,一室若云峰。
锦官城:指唐代的成都。锦官城是唐代成都城的别称。
一室若云峰:形容佛堂内佛像庄严、高耸入云。
水缩秋吟鼎,霜低夜讲松。
水缩秋吟鼎:形容秋天时,寺庙里的钟声悠扬。
霜低夜讲松:形容夜晚时,寺庙里的钟声低沉。
住斋尘入钵,出定藓生筇。
住斋:指在寺庙里修行。
尘入钵:形容修行者的内心清净如水,无杂念。
出定:指离开寺庙,回到世俗生活中。
藓生筇:形容修行者在离开寺庙后,内心仍保持清净,如苔藓般生长。
曾听三摩义,居常梦晓钟。
曾听三摩义:是指曾经聆听过佛法中的“三摩地”教义。
居常梦晓钟:是指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梦见清晨敲响的钟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成都寺庙的景象和修行者的生活,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对楞严大师的怀念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既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也描绘了修行者的心境。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安详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