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庑抱曾阁,萧然深且虚。
画栏凭曲曲,高竹爱疏疏。
尘滓外不到,衣襟清有馀。
每来聊自适,幽意满琴书。

【注释】

回:曲折

凭:倚靠,这里指倚靠栏杆。

疏疏:稀疏的样子。

衣襟清有馀:衣服襟口很干净。

【赏析】

《竹阁》是唐代王勃创作的五言古诗。此诗前两联写景,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感;后两联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给人以清新脱俗的艺术美感。

“竹阁”一诗,从结构上看,首二句写远景,三、四句写近景,最后两句抒发情怀。

首句写远景:回轩(即曲廊)抱曾阁,萧然深且虚。回轩抱曾阁,即曲廊环绕着曾公大佛寺。回轩,即回廊。曾,古县名。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改称永新县。在今江西上高县西南。曾公大佛寺,又称曾城寺,为唐开元间所建。曾公大佛,即唐刺史张九龄像。萧然,空寂貌。

次句写近景:画栏凭曲曲,高竹爱疏疏。画栏,即雕绘装饰的栏杆。曲曲,曲折。凭曲曲,即依栏杆而立。高竹,即高挺挺的竹子。疏疏,疏密不均。

第三句写近景:尘滓外不到,衣襟清有馀。尘滓,尘垢。尘滓之外,意谓尘世之外,远离红尘。

第四句写近景:每来聊自适,幽意满琴书。每来,即每当来到此处。聊自适,即聊以自娱。幽意,即高雅的意思。满琴书,即充满琴和书籍。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画面:曲廊围绕的曾公大佛寺显得空廓幽静,曲曲折折的走廊里,靠着栏杆观赏,只见到高高挺挺的竹子。在这里,诗人没有听到尘世上的杂音,只有自己衣襟间的清凉。他来到这里,只是聊以自娱,让高雅的心情充满了琴书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