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萧客(1732—1778),字仲林,别号古农,江苏吴县人。余萧客是清朝乾嘉学派吴派的重要学者之一,著有《古经解钩沉》《文选音义》《文选纪闻》等。
余萧客自幼由母亲教导,熟读四书五经,夜则课读《文选》及唐宋人诗古文。他通群经,知晓理气空言无补于经术。余萧客师从乾嘉学派吴派的惠栋,对《周易》、《尚书》、《三礼》古籍有深入研究。他遍观群书,兼及《道藏》、《佛藏》,以阅读过勤而患眼病,晚年教读为生。
余萧客(1732—1778),字仲林,别号古农,江苏吴县人。余萧客是清朝乾嘉学派吴派的重要学者之一,著有《古经解钩沉》《文选音义》《文选纪闻》等。
余萧客自幼由母亲教导,熟读四书五经,夜则课读《文选》及唐宋人诗古文。他通群经,知晓理气空言无补于经术。余萧客师从乾嘉学派吴派的惠栋,对《周易》、《尚书》、《三礼》古籍有深入研究。他遍观群书,兼及《道藏》、《佛藏》,以阅读过勤而患眼病,晚年教读为生。
注释:把船系在东溪边,花儿开得比春天晚,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我所思念的人现在看不到,雪停后月光下更显得寒冷。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系艇东溪畔,花迟春未残”,以“系艇”二字起笔,点明题旨。诗人泊舟在东溪之畔,面对满目繁花,触景生情,不禁感叹春光的短暂。“花迟春未残”,既写出了时序特点(春末),又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伤感。次联“所思今不见,雪霁月生寒”。诗人在春末时节,心情郁闷
余萧客(1732—1778),字仲林,别号古农,江苏吴县人。余萧客是清朝乾嘉学派吴派的重要学者之一,著有《古经解钩沉》《文选音义》《文选纪闻》等。 余萧客自幼由母亲教导,熟读四书五经,夜则课读《文选》及唐宋人诗古文。他通群经,知晓理气空言无补于经术。余萧客师从乾嘉学派吴派的惠栋,对《周易》、《尚书》、《三礼》古籍有深入研究。他遍观群书,兼及《道藏》、《佛藏》,以阅读过勤而患眼病,晚年教读为生
清代诗人吴宗爱,字绛雪,是清代永康(今属浙江金华)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擅长音律和诗歌创作,通晓丹青艺术。吴宗爱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还曾与徐明英结为夫妻,两人的故事也增添了一些传奇色彩。 吴宗爱生于1651年,卒于1674年,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他的作品如《春日怀素闻》、《楼眺》等,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情感。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吴宗爱的才情
“湜(shí)”一作“堤”或“提”。 字持正,又字弢叔,别署龙湫院行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诸生。 三与乡试,皆不第,出为幕友,历山东、福建等省。 在京师得亲戚资助,捐得浙江候补县丞。 咸丰十年,奔走避兵,自杭而苏,又自苏而浙,再至福建,忧愤而死。 诗宗宋人,多危苦之言。 有《伏敔堂诗录》。 生卒年
余萧客(1732—1778),字仲林,别号古农,江苏吴县人。余萧客是清朝乾嘉学派吴派的重要学者之一,著有《古经解钩沉》《文选音义》《文选纪闻》等。 余萧客自幼由母亲教导,熟读四书五经,夜则课读《文选》及唐宋人诗古文。他通群经,知晓理气空言无补于经术。余萧客师从乾嘉学派吴派的惠栋,对《周易》、《尚书》、《三礼》古籍有深入研究。他遍观群书,兼及《道藏》、《佛藏》,以阅读过勤而患眼病,晚年教读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