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宗爱
【春】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译文:春风吹拂着岸边的柳树,使得它们在春风中摇曳生姿。夜晚,明亮的月光洒在湖面上,与柳树相映成趣。 注释:莺啼:黄莺在枝头啼鸣。莺啼岸柳:莺鸟在岸边的柳树上欢快地歌唱。弄:使……摇曳。春晴:春天的晴朗气候。 【夏】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译文:莲花盛开时,碧波荡漾的水面上吹来了阵阵清凉的微风,使得炎热的夏季也变得凉爽起来。 注释:香莲
诗句释义: 1. “春雨何缠绵” - “春雨”指的是春天的雨,通常温柔而绵长,这里形容雨势细腻而连绵不断。 2. “幽闺听不足” - “幽闺”指深宅中的小房间,通常较为安静,这里表示在静谧的环境中听雨声感觉时间过得很慢。 3. “昨夜吐明蟾” - 这里提到的“吐明蟾”可能是指月亮明亮如蟾蜍一样,通常用来形容月光皎洁。 4. “清光如可掬” - “清光”指清澈的光线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画戟凄凉对落晖: - 关键词: "画戟"、"凄凉"、"落晖" - 释义:描绘了一座庭院中的景象。画戟(古代的兵器,这里可能指门卫或守卫)在落日的光辉下显得格外凄凉。 - 译文:画戟在落日余晖下显得孤独而凄凉。 2. 园林有愿竟心违: - 关键词: "园林"、"愿望"、"心违" - 释义:表达了一种遗憾或失落的情绪。在这里,“愿望”可能是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或希望
元宵节,又称灯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佳节金吾全不禁,鳌山处处斗鲜妍。 译文:在元宵节这个美好的节日里,金吾(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巡逻)也没有禁止人们放烟花爆竹。到处可见的鳌山(一种装饰性建筑),其颜色鲜艳,争奇斗艳。 注释:佳节,美好的节日,这里指元宵节。金吾,古代的官员,职责是维持治安。不禁,表示没有限制。鳌山,一种装饰性的建筑,形状像鱼或龙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数日无人到,秋风一味凉。 这句诗描绘了秋日里园林的宁静景象。"数日无人到"表达了长时间的孤独或寂寞,"秋风一味凉"则直接描述了秋天的特点,秋风带来凉爽的感觉。整体上,这句诗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美的感悟。 虫声疑雨落,蝶翅学花黄。 这句诗通过昆虫的声音和蝴蝶翅膀的颜色来渲染氛围。"虫声疑雨落"让人联想到雨天的声音,增加了一种湿润的感觉
【注释】 楼眺:登上高楼欣赏美景。 几天梅雨后,新水正盈堤:过了几天梅雨季节,江水涨得满满的,淹没了河堤。 闲爱登楼眺,时闻好鸟啼:喜欢闲暇之时登楼远眺。不时听到鸟儿的啼鸣声。 雄风吹野阔,雌蜺跨山低:雄鸡在早晨吹响了晨曲,唤醒大地;彩虹跨过山梁,映照山腰。 只惜光阴速,晴莎入望齐:可惜时间过得太快了,晴天的绿草也长到了视线所能及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几日梅雨后”即春末夏初时所作
闻琵琶忆九岁时从先君之秀水于江上闻此曲今十二年矣 注释:听到琵琶的声音,想起了我九岁那年在江上听父亲弹奏此曲的情景。 译文:《闻琵琶忆九岁时从先君之秀水于江上闻此曲》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感慨之情。 低唱清尊无限情,四弦何处韵凄清。 注释:低沉的歌声中充满了无尽的情感,四弦琴声中透露出凄凉的韵味。 译文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兰江的舟泊经历,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家的急切心情。 1. 首句“久客归心急远旌”,意思是诗人长期在外漂泊,心中始终惦记着家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如急驰的旌旗一般。 2. 第二句“黄昏喜见故乡城”,意思是诗人在黄昏时分看到了故乡的城池,内心无比激动。 3. 第三句“帆樯绕郭人音杂”,意思是船帆高悬,船只环绕在城外,周围传来了人们的喧嚣声。 4. 第四句“镫火临江夜市明”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翠香二姊将以次子为余嗣志感: 翠香和她的姐姐们准备将她们的次子作为我的继承人。 - 汤饼清欢会九秋,试啼早欲卜英遒: 在秋天品尝美味的汤饼,我早早地想要听到婴儿嘹亮的啼哭声来预测他的英俊。 - 人言似舅夸无忌,我觉生儿羡莫愁: 人们说像我这样有威严的舅舅可以无所顾忌,但我觉得养育孩子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 - 不是悲愉关骨肉,谁能户牖代绸缪:
注释: 1. 春日怀素闻:春日思念友人。 2. 别来愁绪起无端:自从分别以来,愁绪便如影随形,难以驱散。 3. 窄袖轻衫怯晓寒:穿着轻薄的衣裳,感到早晨的寒意。 4. 原上草薰春盎盎:原野上的草丛被春天的阳光照射得生机勃勃,仿佛被点燃了一样。 5. 心中人隔路漫漫:心里思念的人却远在千里之外,无法相见。 6. 疏风小圃宜莺粟:微风吹过,草木之间,莺粟(一种鸟)的叫声此起彼伏。 7.